- 拼音版原文全文
归 睦 州 中 路 寄 侯 郎 中 唐 /方 干 颜 巷 萧 条 知 命 后 ,膺 门 感 激 受 恩 初 。却 容 鹤 发 还 蜗 舍 ,犹 梦 渔 竿 从 隼 旟 。新 定 暮 云 吞 故 国 ,会 稽 春 草 入 贫 居 。乡 中 自 古 为 儒 者 ,谁 得 公 侯 降 尺 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尺书(chǐ shū)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篇幅短小。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发还(fā huán)的意思:指将已经借出去的东西归还给原主,也可用于比喻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恢复原状。
感激(gǎn jī)的意思:对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心存感激之情。
公侯(gōng hóu)的意思:公侯指的是古代的贵族爵位,也用来形容地位高贵、显赫的人。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鹤发(hè fà)的意思:指年老而头发依然黑白相间,像白鹤的羽毛一样。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贫居(pín jū)的意思:生活贫困,居住简陋
儒者(rú zhě)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学者或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受恩(shòu ēn)的意思:接受别人的恩惠。
隼旟(sǔn yú)的意思:形容鸟儿飞行迅捷。
蜗舍(wō shè)的意思:指房屋狭小简陋,像蜗牛的住所一样。
乡中(xiāng zhōng)的意思:指在乡村中,表示处于一种宁静、安逸、淳朴的环境中。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颜巷(yán xiàng)的意思:指人多拥挤的地方。
膺门(yīng mén)的意思:指承担责任、接受教育或传授技艺的人。
渔竿(yú gān)的意思:比喻引诱或欺骗别人的手段或方式。
知命(zhī mìng)的意思:接受自己的命运,不抱怨或反抗。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翻译
- 在颜回那简陋的巷子里,知晓天命后生活更加清贫,最初受到恩惠时心中充满感激。
如今容许我这白发之人返回简陋的居所,梦中仍想着拿起渔竿跟随显贵。
黄昏时分,新定城的云彩似乎吞没了旧日的国度,春天里,会稽的青草蔓进了我的寒舍。
在这乡村里,自古以来的读书人,谁曾有幸接到公侯的亲笔书信呢?
- 注释
- 颜巷:指简朴的生活环境,常用来形容学者或清贫之士的住处。
知命:了解并接受自己的命运,这里指年老而知天命。
膺门:指恩师或施恩之处,此处比喻最初得到恩惠的地方。
感激:深深的感谢和感动。
受恩初:初次受到恩惠的时候。
却容:却让,这里是说自己被允许。
鹤发:白色的头发,形容年老。
蜗舍:像蜗牛壳一样小的住所,形容居所极其简陋。
渔竿:钓鱼的竿,常象征隐逸生活。
隼旟:古代高官的旗帜,这里代指显贵。
新定:地名,这里泛指新的地方或时代。
暮云:傍晚的云彩,常带有怀旧或哀愁的意味。
吞:覆盖,吞没,这里形容云层浓厚。
故国:过去的国家或故乡。
会稽:地名,这里泛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春草:春天生长的草,象征生命力但同时也暗示时光流逝。
乡中:乡村里,家乡。
儒者:遵循儒家学说的学者或读书人。
公侯:古代的高级爵位,这里泛指高位显贵的人。
降尺书:送来书信,古代尊者给卑者写信称为‘降书’,尺书即书信,这里指得到权贵的重视或赏识。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名为《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世事变迁之后,对命运有了一定的认知,同时也感受到来自于某种恩赐的温暖。这里的“颜”指的是面容,“巷”是小巷,意指生活中的平淡与孤独;“膺门”则是古代衣领部分的名称,这里比喻心怀感激。
"却容鹤发还蜗舍,犹梦渔竿从隼旟。"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对过去生活的眷恋之情。“却容”表明虽然时光已逝,但仍能容颜不改;“鹤发”是形容头发苍白,意指年老;“蜗舍”则是隐居之所。第二句中的“渔竿”是钓鱼的工具,这里暗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新定暮云吞故国,会稽春草入贫居。"
在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故土的思念和现实中的贫困生活。“新定”可能是指某个地方名,或是暗示时间的流逝;“暮云吞故国”则是用来形容对远方家乡的深情;“会稽”意为探望,询问,春草入贫居则表现了诗人在春天到来时,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和自己的生活状态。
"乡中自古为儒者,谁得公侯降尺书。"
最后两句,诗人提及自己乡里的传统是崇尚儒学,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能够得到尊贵者的书信赐予的渴望。“公侯”指的是高官显贵,“降尺书”则意味着这些尊贵者亲手写下的书信。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现实中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故土以及知识传统的珍视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