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汪诚斋宪副》
《赠汪诚斋宪副》全文
明 / 方献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庙堂岂乏周公旦累岁惊心海上波。

昔日船人已矣他年铜柱如何

诚斋老子虚怀久,西石先生□眼多。

安得四郊烽火熄,山中击壤有余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船人(chuán rén)的意思:指船上的人,也用来形容在船上工作的人员。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公旦(gōng dàn)的意思:公正无私的官员或者人物。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击壤(jī rǎng)的意思:指打破土壤,比喻有力的言辞或行动能够震动人心,引起共鸣。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累岁(lěi suì)的意思:连年岁数增加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四郊(sì jiāo)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郊区。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心海(xīn hǎi)的意思:心灵的海洋,指人内心深处的世界。

虚怀(xū huái)的意思:指心胸开阔、谦虚谨慎的态度。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有余(yǒu yú)的意思:指超过一定程度或数量,还有剩余。

余歌(yú gē)的意思:指不再有作用或意义的歌曲、音乐。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子虚(zǐ xū)的意思:虚假、不真实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首联“庙堂岂乏周公旦,累岁惊心海上波”以周公旦为喻,感叹在庙堂之上,人才济济,却因连年战乱,海上风波不断,让人心惊胆战。颔联“昔日楼船人已矣,他年铜柱事如何”则回顾历史,感慨过去的英雄已逝,未来的战事又将如何发展,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颈联“诚斋老子虚怀久,西石先生□眼多”转而赞美友人汪诚斋,称其胸怀宽广,久经世事,同时暗示友人可能有着深邃的政治洞察力,如同西石先生一般。尾联“安得四郊烽火熄,山中击壤有余歌”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战火能平息,让百姓能在山中过上安宁的生活,享受着自给自足的快乐,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和平稳定的强烈渴望。

作者介绍

方献夫
朝代:明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猜你喜欢

周元特詹事挽词二首·其二

黄发趋严诏,青宫启太微。

园公方入侍,疏傅已言归。

奏牍三千在,流年七十稀。

无从奠鸡酒,老疾只沾衣。

(0)

蜡梅二首·其一

白璧黄金取意裁,极知变态自江梅。

风流一样香仍好,共趁春前腊后开。

(0)

偈六首·其二

日日日西沉,日日日东上。

若欲学菩提,但看此模样。

(0)

颂古·其二十一

戳瞎大地众生眼,夺其一切资生物。

尽情推入大火坑,听从阿耨池中出。

然后为念普安慰真言,唵摩尼佛㖃屈聿。

(0)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三

画也错,赞也错。不识蚬子笊篱,唤作普化木铎。

而今要且头不是头,脚不是脚。

恐人无信,立此为约。

(0)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一

梵志有钱时,能肥又能白。

梵志无钱时,能瘦又能黑。

十字街头立,被人唤作贼。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