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池上松,岂更问蘋藻。
竹如吾之节,松似吾之老。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复数(fù s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数量超过一个或者指代多个人或物。
媚好(mèi hǎo)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追求奉承、讨好,以获取好处或赞美的行为。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人道(rén dào)的意思:人道指的是人性的道德准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类的关怀和关爱。
俗人(sú rén)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没有见识和修养的人。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形声(xíng shēng)的意思:形声是指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汉字。形旁通常表示字的意思,声旁则表示字的读音。
萱草(xuān cǎo)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人。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滕岑的《玩松竹(其一)》,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园中的竹与松,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首句“萧萧园中竹”形象地刻画出竹子在风中的轻盈摇曳,而“不复数萱草”则暗示竹的清高超脱,不同于世俗的花草。接着,“苍苍池上松”描绘松树的苍劲挺拔,与竹相应,表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岂更问蘋藻”进一步强调松竹的独立,不需与低微的水草相比。
“二物吾所爱,难为俗人道”表达了诗人对竹松的喜爱和对其品质的认同,认为它们的美德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接下来,诗人将竹比喻为自己的气节,松比作自己的年岁,寓意自己坚守节操,岁月沉淀后的智慧和坚韧。最后,“烟雨风月中,形声俱媚好”描绘了一幅烟雨朦胧中竹松相映成趣的画面,增添了诗意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寓言自我,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雨足秧畴始放晴,乡邻所至有欢声。
宰公明察无冤狱,太守辛勤自劝耕。
我昔黄童成白首,谁今赤子视苍生。
定知米价秋来减,遍买村醪处处行。
藕花茭叶忽明眼,此地聊乘解愠风。
无酒尚堪翻作有,苍颜终不变为红。
虚声浪漫盈天下,急景奔腾过日中。
万事可容著心力,迩来诗句亦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