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橘并食之,王或诮其鲁。
瓜桃乃不削,橘柚乃不剖。
诚有如是义,当于食前举。
谲智(jué zhì)的意思:形容言辞诡诈狡猾,智谋高明。
人主(rén zhǔ)的意思:指人为主宰、掌握权力的地位。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使乎(shǐ hū)的意思:使得、使之、用以
文过(wén guò)的意思:文过指的是在学习或写作中,过于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堆砌文字,而忽视了内容的实质和内涵。
兴怀(xīng huái)的意思:心情愉快,兴致高昂。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致辞(zhì cí)的意思:在公开场合表达意见或演讲
子使(zǐ sh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能够驱使大人去做事情,形容孩子的权威或能力超过了成年人。
这首诗名为《偶兴》,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以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为引子,表达了对智慧与言行举止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观书偶兴怀,晏子使乎楚”,点明了诗人是在读书时有所感悟,想到了晏子出使楚国的情景。接着,“进橘并食之,王或诮其鲁”描述了晏子将橘子整个献给楚王,楚王却因此责备他不够聪明。这里通过晏子的行为与楚王的反应,反映了在外交场合中,言行举止的重要性。
“晏子前致辞,闻之赐人主”,晏子在面对楚王的责备时,没有辩解,而是用实际行动和言辞来回应,这体现了他的智慧和策略。接下来,“瓜桃乃不削,橘柚乃不剖”进一步强调了晏子在宴会上对待水果的态度,即不轻易改变事物的原貌,这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诚有如是义,当于食前举”意味着真正的智慧在于保持事物的本真,而不仅仅是为了迎合他人的眼光。“谲智益见卑,文过曾何补”则批评了那些为了取悦他人而刻意改变自己行为的人,认为这种做法只会显得低俗,对于个人品德的提升毫无帮助。
整首诗通过晏子的故事,表达了对智慧、礼仪以及个人品德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在各种场合中应保持真诚与尊重,避免为了表面的恭维而牺牲内在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