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易亏轮,好花难恋春。
常将花月恨,并作可怜人。
不过(bù guò)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程度、条件、程度等不超过某个限度,不过分,只是,仅仅。
春尽(chūn jìn)的意思:春天结束,指时间过得很快,事物迅速消逝或终结。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容华(róng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华丽,也可形容事物的外表美丽华丽。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花与月的描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哀伤。诗中“春尽花随尽,其如自是花”两句,生动地表达了春天即将过去,而花朵也随之凋零的景象,用“其如自是花”一语,既强调了花的美好,也隐含着对花不可能长久存在的无奈。
接着,“从来说花意,不过此容华”两句,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花朵之美的赞叹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好的有限性,仅在于一时的盛放。
“明月易亏轮,好花难恋春”两句,则通过对明月容易变圆(即亏损)的描写,比喻出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难以与春天长相厮守。这里的“明月”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实,也蕴含了诗人对于时间易逝的感慨。
最后,“常将花月恨,并作可怜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如花与月)难以长久的哀伤和惋惜之情,将这种情感内化为对人的同情和理解。这里的“并作可怜人”,则深化了诗中对于生命易逝、美好不再的主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界中春花与明月之美以及它们易逝的无常态度。
明霞回雨霁秋空。笑难逢。步城东。
直上翠微,客有可人同。
回首向来轻节序,筋力异,心犹在,愧鬓蓬。
悲年冉冉江滚滚。骑台平,蒋陵冷。
天高年晚,山河险,烟雾冥濛。
一幅乌纱,闲著傲西风。
古往今来只如此,便潦倒,渺乾坤,醉眼中。
客眠幽梦永,花气著衣深。
枕借溪中石,云开体上衾。
醒来揩乱眼,风雨涤烦襟。
得句无人解,惟予识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