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溪路中寄诸公》
《清溪路中寄诸公》全文
唐 / 崔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偏郡隔云岑回溪更深

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

野笋资公膳山花客心

别来无信息,可谓井瓶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īngzhōngzhūgōng
táng / cuībèi

piānjùnyúncénhuígèngshēn
shǎoliúpānguìshùchángwàngméilín

sǔngōngshànshānhuāwèixīn
biéláixìnwèijǐngpíngch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公膳(gōng shàn)的意思:指官府供给的饭食。

回溪(huí xī)的意思:回溪是一个汉字成语,指的是水流向上,河流倒流或水源逆流的现象。也用来比喻事物逆向发展或事物发展的方向与预期相反。

渴望(kě wàng)的意思:极度渴望、迫切希望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可谓(kě wèi)的意思:可以说是,可以称为

攀桂(pān guì)的意思:攀附名贵的事物,比喻追求名誉和地位。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望梅(wàng méi)的意思:指思念故乡或思念亲人的心情。

无信(wú xìn)的意思:没有信用或缺乏诚信。

溪路(xī lù)的意思:溪路指的是小溪边的小路,比喻非常隐蔽的地方或不起眼的位置。

信息(xìn xī)的意思:随口胡说,不经思考地说话。

云岑(yún cén)的意思:云朵在山峰间飘动,形容山势高耸,云雾缭绕。

渴望梅(kě wàng méi)的意思:形容非常渴望或思念。

注释
偏郡:偏远的郡县。
云岑:高山。
回溪:回转的溪流。
深:幽深。
少留:稍作停留。
攀桂树:摘桂花。
望梅林:期盼梅树林。
野笋:野生竹笋。
公膳:日常菜肴。
山花:山间野花。
慰客心:抚慰思乡之情。
别来:自从分别。
无信息:没有消息。
井瓶沈:比喻音信全无。
翻译
我身处偏远的郡县,四周高山环绕,回转的溪流之路更加幽深。
稍作停留,我想要攀折桂花,长久以来心中期盼着梅树林的芬芳。
野外的竹笋成了我的日常菜肴,山间的野花则抚慰了我客居的思乡之情。
自从分别后,就再没有消息传来,真可谓是音信全无,如同井底之瓶沉寂无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偏远山区的清溪路上,感受到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开篇“偏郡隔云岑,回溪路更深”两句,以雄伟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高谷深的画面,给人以深邃莫测之感。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远离尘世,深入自然之中的心境。

“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则透露出诗人对高洁梅花的向往与追求。桂树常象征着尊贵和荣华,而梅花则代表了坚贞不屈、超然物外的品格。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对于高尚品德的渴望和追求。

“野笋资公膳,山花慰客心”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在这偏远的山区,连最简单的食物都要依赖自然,而山花则给予诗人以慰藉。这里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最后,“别来无信息,可谓井瓶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在这寂静而又隔绝的山区,没有任何消息能够到达,这种孤独感与对外界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亲情友谊的思念。

作者介绍

崔备
朝代:唐   字:顺之   籍贯:许州(今河南许昌)   生辰:747-816

崔备(747-816),字顺之。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崔元翰榜进士第三人。曾任工部尚书。唐宪宗元和六年(811)任礼部员外郎,终工部郎中。唐朝建中进士第,为西川节度使判官,终工部郎中。诗六首。
猜你喜欢

吴人歌

朝判长洲暮判吴,道不拾遗人不孤。

(0)

卢求榜谶

裴头黄尾,三求六李。

(0)

八友语

殷颜柳陆,李萧邵赵。

(0)

钱知微卜卖天津桥

两头点土,中心虚悬。人足踏跋,不肯下钱。

(0)

郊庙歌辞.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第十送神

大礼言毕,仙卫将归。莫申丹恳,空瞻紫微。

(0)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迎神

七庙观德,百灵攸仰。俗荷财成,物资含养。

道光执契,化笼提象。肃肃雍雍,神其来飨。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