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备物(bèi wù)的意思:准备好物品。表示事先准备好所需的物品或准备周全。
持载(chí zǎi)的意思:承受重物或负担。
格思(gé sī)的意思:谨慎、小心、小心翼翼
鸿禧(hóng xǐ)的意思:美好的祝福和吉祥之意
坤仪(kūn yí)的意思:指天地万物和谐统一的道理。
率土(shuài tǔ)的意思:统率全国,统治天下。
品汇(pǐn huì)的意思:指能够品味、鉴赏、欣赏的才情和眼光。
日益(rì yì)的意思:逐渐增加或提高
柔祇(róu qí)的意思:形容柔软温顺,不强硬不刚强。
祀典(sì diǎn)的意思: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仪式。
咸秩(xián zhì)的意思:指人们的言行举止合乎礼仪规范,井然有序。
昭祀(zhāo sì)的意思:指明祭祀的对象和时间,以及祭祀的方式和规模。
- 翻译
- 在显赫的祭祀大典中,献上对大地母亲的敬意。
各种祭品井然有序,柔顺的神祇感念着人们的虔诚。
- 注释
- 于:在。
昭祀典:显赫的祭祀大典。
致享:献上。
坤仪:大地母亲(坤象征大地)。
备物:各种祭品。
咸秩:井然有序。
柔祇:柔顺的神祇。
格思:感念、理解。
功宣:功绩昭著。
敏树:迅速成长的树木,比喻吉祥。
日益:一天天增加。
鸿禧:极大的福运。
持载:承载万物。
品汇:万物种类。
率土:全国上下。
攸宜:适宜、适合。
- 鉴赏
这段诗文是中国古代的一首祭祀诗,属于礼仪性质的文学作品。从语言风格和用词选择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中文表达方式,结构庄重,辞藻华丽。
“于昭祀典”一句开篇,已经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基调,即一个庄严、神圣的祭祀场景。接下来的“致享坤仪”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坤”在五行中代表土,常用以象征中央或稳定的意义,而“仪”则是礼节的意思,合起来指的是对地祇的恭敬祭奠。
第三句“备物咸秩,柔祇格思”中的“备物”意味着准备好所有用于祭祀的物品,“咸秩”则表示事事有序,而“柔祇”和“格思”都与祭祀活动中对神灵的恭敬态度相关联,显示了诗人对于祭祀细节的关注以及对神明的尊崇。
“功宣敏树,日益鸿禧”一句,通过对“功”的宣扬和“敏树”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对祭祀活动成果的肯定,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每一次祭祀都能够获得更好结果的期望。
最后,“持载品汇,率土攸宜”则是在总结全诗,强调了祭祀中所持物品的重要性以及对广大土地上众生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美的词语和严谨的结构,展现了一种崇高而庄重的情感,以及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张叔囦顾致尧游金山受之惮于涉险爽约不
我昔游天都,策足蓬莱山。
风日不到处,意谓非人寰。
一涉势利涂,未免尘埃间。
了知此身累,痛自镌冥顽。
浩然动归志,暂得浮心閒。
金焦胜绝地,自古名东南。
两峰郁相望,宛若双云鬟。
我欲事幽讨,不惮涉险艰。
同行二三子,壮气不可干。
欣然从我游,竟日劳跻攀。
江神亦可人,为我风少悭。
要知仗忠信,可以行百蛮。
阿连有童心,平生怯波澜。
欲去足先涩,未语胆已寒。
谓有性命忧,力勉终辞难。
我行自不恶,尽得奇绝观。
匆匆理回棹,此兴殊未阑。
阿连惊我归,喜气形眉端。
殷勤为我贺,不意能生还。
索酒共一醉,相对俱欢颜。
《同张叔囦顾致尧游金山受之惮于涉险爽约不》【宋·蔡戡】我昔游天都,策足蓬莱山。风日不到处,意谓非人寰。一涉势利涂,未免尘埃间。了知此身累,痛自镌冥顽。浩然动归志,暂得浮心閒。金焦胜绝地,自古名东南。两峰郁相望,宛若双云鬟。我欲事幽讨,不惮涉险艰。同行二三子,壮气不可干。欣然从我游,竟日劳跻攀。江神亦可人,为我风少悭。要知仗忠信,可以行百蛮。阿连有童心,平生怯波澜。欲去足先涩,未语胆已寒。谓有性命忧,力勉终辞难。我行自不恶,尽得奇绝观。匆匆理回棹,此兴殊未阑。阿连惊我归,喜气形眉端。殷勤为我贺,不意能生还。索酒共一醉,相对俱欢颜。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2567c6951ea32f0869.html
满江红·灯夕筵开
灯夕筵开,人物共、英词三绝。
环坐处、袖中珠玉,郢中春雪。
红烛星繁销夜漏,紫霞香满催歌拍。
算新年、何处不风光,三山别。
云表殿,千层结。
花藉锦,添明月。
更浮屠七塔,万枝争发。
多谢一天驱宿霭,故教三日成佳节。
更何须、海上觅蓬莱,真仙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