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胡济鼎同年三律·其一》
《次胡济鼎同年三律·其一》全文
宋 / 曹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五经笥腹便便,千佛名高作缘

贵仕直堪梅和鼎贫交猥为酒供钱。

连章秋月雁回翅,贮袖天香龙吐涎。

旧话新情如觌面同年真是我同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便(pián pián)的意思:指轻便、方便。

觌面(dí miàn)的意思:指面对面见面,形容两人近距离接触。

贵仕(guì shì)的意思:指位高权重的官员或地位显赫的人。

和鼎(hé dǐng)的意思:指多方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努力,共同繁荣。

连章(lián zhāng)的意思:指文书篇幅长,连续的章节繁多。

名高(míng gāo)的意思:声誉很高,名望显赫。

贫交(pín jiāo)的意思:指交往贫穷的人。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笥腹(sì fù)的意思:形容贫穷,没有足够的饭食。

天香(t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同年(tóng nián)的意思:同一年份,同年生。

五经(wǔ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易经》、《书经》、《诗经》、《礼经》和《春秋》的合称。

真是(zhē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真实性或确实性。

作缘(zuò yuán)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腹便便(fù pián pián)的意思:形容肚子饱胀,吃得过多。

翻译
五经的学问装满肚子,千佛的名声因我而起。
富贵之士只配与梅花和宝鼎为伴,贫穷朋友只能以酒钱维系友情。
秋天的雁群在月光下展翅归巢,袖中藏着天香,仿佛龙在吐露芬芳。
旧时的回忆和新的情感如同面对面交流,同一年龄的我们确实是真正的朋友。
注释
五经:古代儒家经典著作。
笥:竹箱或布袋。
腹便便:形容学问丰富。
贵仕:显贵的官员。
梅和鼎:比喻高雅的伴侣。
猥:谦辞,表示低微。
连章:连续的书信。
秋月:秋季的月亮。
天香:形容香气浓郁。
觌面:面对面,直接。
同年:同年出生的人,这里指年龄相同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泾所作,题为《次胡济鼎同年三律(其一)》。诗中,诗人以“五经为笥腹便便”开篇,形象地比喻自己饱读经书,学识丰富。接着,“千佛名高此作缘”表达了对学问与声望的追求,认为自己的名声源于深厚的学问积累。

“贵仕直堪梅和鼎”一句,将自己比作梅和鼎,寓意品行高洁,如同梅的清雅和鼎的珍贵,暗示了诗人对高尚官职的期望。而“贫交猥为酒供钱”则描绘了诗人对待贫困朋友的情谊,即使自己贫穷,也愿意拿出酒资来帮助他们。

“连章秋月雁回翅,贮袖天香龙吐涎”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月夜下雁群归巢的景象,以及袖中散发出的香气,犹如龙吐出的涎水般珍贵。诗人借此表达友情的深厚和文采的出众。

最后两句“旧话新情如觌面,同年真是我同年”,诗人感慨与友人多年的情谊如同面对面交谈一样亲切,强调了两人同年的缘分和深厚的感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既展现了诗人自身的学识与品格,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宋诗的典雅和深沉。

作者介绍

曹泾
朝代:宋

(1234—1315)宋歙州休宁人,迁居歙县,字清甫,号弘斋。八岁能通诵五经,研穷经学,尤精诣于朱熹之书。度宗咸淳四年进士。授迪功郎、昌化县主簿。七年,丞相马廷鸾聘主教席,端临之学实出自泾。九年充信州考试官。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充紫阳书院山长,十九年辞归养,不复出。著述甚富,有《讲义》、《书稿》、《文稿》、《韵稿》、《俪稿》、《服膺录》、《读书记》、《泣血录》、《过庭录》、《古文选》等。
猜你喜欢

得故人书

正向溪头自采苏,青云忽得故人书。

殷勤问我归来否,双阙而今画不如。

(0)

离筵诉酒

感君情重惜分离,送我殷勤酒满卮。

不是不能判酩酊,却忧前路酒醒时。

(0)

宜君县比卜居不遂留题王秀才别墅二首·其一

本期同此卧林丘,榾柮炉前拥布裘。

何事却骑羸马去,白云红树不相留。

(0)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玉辇移中禁,珠梯览四禅。

重阶清汉接,飞窦紫霄悬。

缀叶披天藻,吹花散御筵。

无因銮跸暇,俱舞鹤林前。

(0)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曲二首·其一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0)

赠李侍御

青冥孤云去,终当暮归山。

志士杖苦节,何时见龙颜。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