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宫》
《新宫》全文
宋 / 杨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柏梁(bǎi liá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演讲的才华出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不让(bù ràng)的意思:不允许或不让步。

螭头(chī tóu)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出现问题、变故,表达出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

对御(duì yù)的意思:对抗统治、反抗御敌

金炉(jīn lú)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能力出众,如同锻造出来的金炉一样珍贵。

岿然(kuī rán)的意思:形容高大挺拔,不可动摇的样子。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双鱼(shuāng yú)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具备两种相反或对立的特质或身份。

西京(xī jīng)的意思:西京是指古代中国汉朝和唐朝时期的首都长安,用来形容地位高大、气势雄伟的城市或地方。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御床(yù chuáng)的意思:指皇帝的床榻,也用来比喻权力、地位高,不可侵犯的地方。

鱼尾(yú wěi)的意思:指鱼的尾巴,比喻事物的末尾或最后一部分。

玉案(yù àn)的意思:指贵重的案几,也比喻尊贵的人物。

直上(zhí shàng)的意思:迅速向上升起或发展;直接上升而不停留。

鲁灵光(lǔ líng gu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思机敏、反应敏捷,思维灵活。

头直上(tóu zhí shàng)的意思:指人的头部笔直向上,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极佳。

翻译
华丽的玉桌金炉映照着御床,它屹立不倒,定是鲁地的灵光显现。
龙首直冲天际,犹如双鱼尾飞扬,绝不逊色于西京古老的柏梁宫
注释
玉案:华丽的玉桌。
金炉:金制的香炉。
御床:皇帝的床榻。
岿然:坚固不动的样子。
鲁灵光:可能指鲁国的神灵或古代建筑的名称。
螭头:龙首装饰。
双鱼尾:象征性的鱼尾设计。
西京:古代长安,这里指代京城。
旧柏梁:古代长安的宫殿名,以柏木建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宫内的奢华景象。"玉案金炉对御床,岿然应是鲁灵光"一句中,玉案和金炉都是皇家所用之物,显示了皇家的富丽与尊贵。"岿然"形容物体坚固而高大,这里的“御床”指的是皇帝的寝宫,隐含着权力的象征。“应是鲁灵光”则是一种比喻,暗示这份豪华不仅是物质上的堆砌,更有超凡脱俗之意。

"螭头直上双鱼尾,不让西京旧柏梁"一句中,“螭头”和“双鱼尾”都是古代建筑装饰的名称,这里形容宫殿的巍峨雄伟,好像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一般。“不让西京旧柏梁”则是说这新宫的壮丽甚至超过了历史上著名的都城长安(西京)的古柏和梁架。这句话通过对比,不仅强调了新宫的宏伟,更隐含了一种超越历史的雄心。

整首诗通过对皇宫内部装饰的描写,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繁华和皇权的巍峨。同时,这也反映出作者杨备对于新旧更迭、朝代兴衰的思考,以及对权力变迁中不朽传统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杨备
朝代:宋

建州浦城人,字修之。杨亿弟。仁宗天圣中为长溪令,后宰华亭。庆历中为尚书虞部员外郎,分司南京。尝乐吴地风俗之美,作《姑苏百题》,每题笺释其事,后范成大修志多采用之。
猜你喜欢

堇浦移居吴山之麓索诗为赠

旧属都宫地,新称高士坊。

幽居忘出处,遗事感兴亡。

山上炎云紫,床头夜雨凉。

明朝登绝顶,一览尽钱唐。

(0)

韩沟吴王庙三首·其三

江干相树郁平冈,左顾长洲带水杭。

漫以决排讹禹甸,竞传英爽遍隋塘。

百牢犹共王馀荐,一饭休教笼稻荒。

不爱勾东受扬子,雄心北向尚苍茫。

(0)

与杭二堇浦话

故我久荒落,夫君亦阔疏。

清狂翻长进,且共卧菰芦。

(0)

廿九日甘谷再过我限蟹字

秋风荡荷衣,襟袖共清洒。

李郎清泠泠,顾盻生神彩。

病魔已献俘,诗魔重奏凯。

渐闻曲江涛,应汛发瀛海。

袖中有新文,与之俱澎湃。

瓮斟香荔酒,盘登新稻蟹。

庭前金粟堆,微香放蓓蕾。

吾无隐乎尔,此意问真宰。

薄醉送君归,馀清落暮霭。

(0)

即事·其二

圣世风霆亦易过,伫看转眼降阳和。

朝端正听金鸡唱,狱吏先传蒿里歌。

梦绕黄沙共于咽,魂留白简尚嵯峨。

遗言祗为君恩重,结草重来抗佞鮀。

(0)

孺庐编修再次前䪨二首索和·其二

探得遗经绪,宁将曹李夸。

祗应怜末学,亦复愧繁葩。

元气收秋实,荣光烂早霞。

一壶回逝水,津逮有星槎。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