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谒清臣宗叔纪洞霄景二首·其二》
《秋日谒清臣宗叔纪洞霄景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赵汝普   形式: 七言绝句

大涤山头振衣仙人曾向此幽栖

至今翠箬丹砂隐,夜半浮光古洞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浮光(fú guāng)的意思:浮光指的是光亮闪烁的现象,也可用来形容虚幻、不真实的景象。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振衣(zhèn yī)的意思:指人的衣服被风吹动,形容人的精神振奋、意气风发。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翻译
在大涤山的山顶上轻轻抖落衣物
据说仙人曾在这里隐居
注释
大涤山头:指代大涤山的山顶。
一振衣:轻轻抖动衣物的动作,象征超脱尘世。
仙人:古代神话中的长生不老或有特殊能力的人。
幽栖:隐居,过着清静的生活。
至今:直到现在。
翠箬:翠绿的竹叶,常用来形容山林的翠色。
丹砂:红色的矿石,象征神秘和长寿。
隐:隐藏,不显于世。
夜半:半夜时分。
浮光:月光或星光闪烁的样子。
古洞:古老的洞穴,可能象征着仙境。
飞:飘荡,这里形容光影在洞中飘忽。
鉴赏

这首宋诗《秋日谒清臣宗叔纪洞霄景二首(其二)》是赵汝普所作,描绘了大涤山的神秘与幽深。首句“大涤山头一振衣”,诗人仿佛在山巅抖落尘埃,暗示着超凡脱俗的心境。次句“仙人曾向此幽栖”,点出大涤山曾是仙人隐居之地,增添了神秘的神话色彩。

第三句“至今翠箬丹砂隐”,继续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观,翠绿的竹叶和丹砂般的矿石隐匿于山林之间,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自然之美。最后一句“夜半浮光古洞飞”,则以夜间洞穴中闪烁的光芒为画面,增添了神秘的动态感,仿佛时光在静谧中流转,富有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大涤山的幽静、仙气与自然之美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洞霄仙境的向往与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赵汝普
朝代:宋

赵汝普,号秉义。太宗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二)。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累官端明殿学士。事见《历朝上虞诗集》卷三。今录诗五首。
猜你喜欢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八涵光洞

㟏岈牝谷静涵虚,入画可游亦可居。

朱户只疑双鐍处,藏来二酉有遗书。

(0)

大宁城览古·其一

断戍颓垣蔓草青,秋风立马一延停。

侍臣不识凭临意,只道初番过大宁。

(0)

喜雨·其一

入夕浓云合,翘瞻立玉墀。

谌疑势未定,欣畏状难为。

欹枕听疏密,高田度早迟。

无眠五更彻,有喜万民知。

(0)

时哉行

惜以分寸较圣贤,内典更云弹指间。

一刹那顷来今去,堂堂去者谁见还。

日中必?,操刀必割。白圭趋赴,鄙哉货殖。

齐人有言,曰虽有镃基湛静,安舒者戒于后迟。

行夏乃仲尼之训,吾惟后天而奉之。

(0)

赵孟頫幽篁戴胜图

降桑传月令,如箦咏风诗。

何事辞双侣,翩然借一枝。

剧观得神际,遥想掞毫时。

磔裂陈纑地,恒新墨妙垂。

(0)

今年秋信长,九月桂花黄。

砌下芳融日,塞中寒傲霜。

小山重咏句,圆魄早亏匡。

拟付含毫者,还称天外香。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