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阙题》由明代诗人高魁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和对政治的敏锐洞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首句“年来北阙几批鳞”,以“批鳞”比喻在朝堂上直言进谏,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多年来在朝廷中为国为民不遗余力地提出谏言的情景。这里的“北阙”指的是皇宫的北门,常用来代指朝廷或皇宫,暗示诗人身处权力中心,却难以施展抱负。
次句“愿借尚方志未伸”,表达了诗人渴望借助皇帝御赐的宝剑(尚方宝剑)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遗憾的是这些愿望未能得到实现。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政治影响力有限的无奈与失望。
接下来,“抗疏匡衡心欲碎”,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匡衡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坚持正义、敢于直言的勇气。匡衡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和官员,以敢于批评朝政著称。诗人将自己比作匡衡,表达了即使内心痛苦至极,也绝不妥协的决心。
最后一句“哀时贾谊泪空频”,借用西汉文学家贾谊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无尽的感慨。贾谊曾多次向汉文帝进谏,但因时局动荡和个人遭遇而最终抑郁而终。诗人以贾谊自比,暗示自己在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时,虽有满腔热情,却难以改变现状,只能徒增悲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诗人作为士大夫在封建社会中面临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以及在追求正义与变革过程中所承受的孤独与痛苦。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诗人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也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