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忆秉之(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秉之的深切怀念之情,通过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首句“岁岁春山得共游”,描绘了过去与友人一同游览春日山林的美好时光,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共同的记忆。次句“蓝舆轧轧两夷犹”,描述了当时乘坐的交通工具——蓝舆在崎岖不平的路上缓缓前行的情景,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旅途中的陪伴。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如今不用登临去,花落花开独自愁”转折,揭示了当前情境的变化。诗人不再能与友人一同欣赏四季的更替,只能独自面对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愁绪。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无奈与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我家铜剑如赤蛇,君家石砚苍璧椭而洼。
君持我剑向何许,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
我得君砚亦安用,雪堂窗下《尔雅》笺虫虾。
二物与人初不异,飘落高下随风花。
蒯缑玉具皆外物,视草草《玄》无等差。
君不见秦赵城易璧,指图睨柱相矜誇。
又不见二生妾换马,骄鸣啜泣思其家。
不如无情两相与,永以为好譬之桃李与琼华。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小。
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
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
洞庭在北户,云水天渺渺。
庵僧俗缘尽,净业洗未了。
十年画鹊竹,益以诗自绕。
高堂俨像设,禅室各深窈。
奔泉何处来,华屋过溪沼。
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
长松度翠蔓,绝壁挂啼鸟。
我友自杭来,尚叹所历少。
归途风雨作,一洗红日燎。
我惊万窍号,黑雾卷蓬蓼。
舟人纷变色,坐羡轻鸥矫。
我独唤酒杯,醉死胜流殍。
书生例强狠,造物空烦扰。
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
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
明朝更陈迹,清景堕空杳。
作诗记馀欢,万古一昏晓。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宋·苏轼】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小。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洞庭在北户,云水天渺渺。庵僧俗缘尽,净业洗未了。十年画鹊竹,益以诗自绕。高堂俨像设,禅室各深窈。奔泉何处来,华屋过溪沼。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长松度翠蔓,绝壁挂啼鸟。我友自杭来,尚叹所历少。归途风雨作,一洗红日燎。我惊万窍号,黑雾卷蓬蓼。舟人纷变色,坐羡轻鸥矫。我独唤酒杯,醉死胜流殍。书生例强狠,造物空烦扰。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明朝更陈迹,清景堕空杳。作诗记馀欢,万古一昏晓。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867c6727e4530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