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头鸟与赏花之人之间的一幕,通过对比两者相似的岁月痕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首句“野禽头巳白”,描绘了一只羽毛已斑白的老鸟,栖息在花枝之上。这里的“野禽”即为白头鸟,以“头巳白”形象地展示了它的年迈之态,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
次句“犹自上花枝”,则进一步展现了白头鸟的坚韧与执着。尽管岁月已逝,它依然选择在花枝上停留,似乎在与花争艳,或是寻找生命的最后一抹色彩。这一行为不仅赋予了白头鸟以生命力,也引发了读者对其生存状态的深思。
后两句“那识花前客,相看各鬓丝。”将视角转向了赏花之人。诗人通过“那识”一词,巧妙地将白头鸟与赏花者置于同一时空之下,通过“相看各鬓丝”这一细节,揭示了两者之间微妙的联系——他们都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头上都生出了银丝。这种平行的叙述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深化了主题,使得“白头鸟”与“花前客”的形象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白头鸟为引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它不仅赞美了白头鸟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借由赏花者的形象,反思了人类面对时光流逝时的无奈与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洪竹堂
家住西湖西,爱吟仍爱竹。
富贵岂不好,变灭如转烛。
一昨流落后,破垣竹犹绿。
往事何用访,得此良自足。
胡为被书误,弹冠向苕曲。
三年饭脱粟,不饱而况肉。
颇有青衿子,对之寻旧读。
时复吐佳句,家山如在目。
不知竹是伴,谁护苍玉束。
官满还滞留,欲归未可卜。
无钱买扁舟,迁居更勿促。
悠然谢此君,行止任迟速。
新年雨雪深,忽已归期告。
天公似有意,为尔开晴旭。
士固不可料,穷久理当复。
东风吹浩荡,万里奔鸿鹄。
和赵子俊閒居十首·其一
俯仰一室内,我兴尚无为。
凝尘澹素几,乍见閒居诗。
吐词甚高简,观者未必知。
士固各有志,肯为富贵移。
汲多羸其瓶,居然井在湄。
何似鸱夷全,张弛随所宜。
杨子不违物,赵子不干时。
此意谅所同,相与三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