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行者悟本》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充满了哲理意味。诗人王庭圭通过与一位名为悟本的行者的交流,探讨了修行与内心的自由。
“出家未踏曹溪碓”,开篇便点明悟本尚未深入修行的实践阶段,他选择在寺院中静心,而非直接前往佛教圣地曹溪进行修行。“且打吟峰寺里钟”,这里“吟峰”可能象征着悟本内心的山峰,他选择在寺院中敲钟,或许是在提醒自己时刻保持警醒和反省,通过日常的仪式来净化心灵。
接着,“寺有高僧善哮吼”,这里的“哮吼”并非真实的吼叫,而是比喻高僧内心深处的智慧和力量,他们能够洞察世事,发出深邃的见解。这句诗暗示悟本所在的寺院中不乏有智慧的高僧,他们能给予悟本指引和启发。
最后,“莫将一物蕴心胸”,这句话是对悟本的劝诫,意为不要让任何事物束缚或占据心灵的空间,保持心灵的纯净和开放,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悟本修行路上的期望,即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解放,不受外物所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悟本修行状态的描绘,以及对其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关于修行、自由与内心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晚即事
一身来作吏,白日算徒劳。
尘土侵衣重,年光如鬓牢。
春深禽语改,溪落岸沙高。
柳下垂钓者,吾今愧尔曹。
满庭芳
玉枕生凉,金缸传晓,败叶飞破清秋。
雨馀翻浪,渺渺阻行舟。
暂系汀洲侧畔,风夜起、荻叶添愁。
银屏远,龙香渐尽,还是梦扬州。更筹。
何太永,当年情事,今日堪酬。
最苦恨红楼,笑我飘浮。
为寄相思细字,教字字、愁蹙眉头。
凄凉久,渔人唱晓,随月过横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