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其四十八松画》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其四十八松画》全文
明 / 刘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疾风吹雨龙髯湿,落日挂林猿臂长

巫峡晚晴瑟瑟,华峰秋色苍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臂长(bì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手臂长,比喻势力强大或影响力大。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疾风(jí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迅猛,速度极快。

龙髯(lóng rán)的意思:龙髯是指龙的胡须,比喻人的胡须或者胡子。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晚晴(wǎn qíng)的意思:晚上天气晴朗,指事情或局势在最后时刻发生好转。

巫峡(wū xiá)的意思:指险峻的峡谷或山路。

雨龙(yǔ lóng)的意思:形容雨水如龙般汹涌而下。

猿臂(yuán bì)的意思:指力量强大的臂膀,比喻有强大的力量或能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雨过后、夕阳西下的山林景象。"疾风吹雨龙髯湿"形象地写出疾风骤雨打湿了龙须般的松枝,显示出环境的凄冷与清新。"落日挂林猿臂长"则通过比喻,暗示落日余晖映照在树林间,仿佛猿猴的臂膀拉长了天边的光线,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壮丽的画面。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巫峡,"巫峡晚晴初瑟瑟"描绘的是雨后的傍晚,晚霞微弱但清晰可见,给峡湾带来一抹宁静的瑟瑟蓝光。"华峰秋色正苍苍"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山峰,满目青翠,秋意浓厚,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深远。

整体来看,刘崧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风雨过后的山川秋色图,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敬畏与景仰之情。诗中既有动态的风雨画面,又有静态的山峰秋色,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刘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水龙吟·几年野渡孤舟

几年野渡孤舟,萧然袖此经纶手。
归来廊庙,从容进退,祖风犹有。
小队环花,轻艘漕玉,暂临金斗。
把诗书帷幄,期年坐啸,尘不动、依依柳。
好是公堂称寿。
正元戎、阃垣开后。
旌旗才举,胡雏马上,闻风西走。
一点阳春,无边德泽,淮山长久。
待官军,定了长安,貂蝉侍、未央酒。

(0)

水龙吟·元英燕罢瑶台

元英燕罢瑶台,玉妃满地花钿委。
山川幻出,剡溪梁苑,齐宫郢里。
半点瑕无,一团和就,珠圆琼碎。
任谢家儿女,庭前争诧,盐空撒、絮风起。
夜入蔡州城里。
问官军、果谁堪比。
饮羔烹凤,众宾一笑,直聊尔耳。
塞耸玉楼,冻呵金井,属公诗史。
更须待大白,浩歌黄竹,为丰年喜。

(0)

水龙吟·岷峨寿佛东来

岷峨寿佛东来,手移斗柄春寰宇。
经纶事业,诗书流出,时为膏雨。
载采三阶,炳丹一念,雍容枢辅。
望岩廊风范,扬休山立,真汉相、殆天与。
国步时当如许。
赖明堂、倚空一柱。
苍生引领,整齐中夏,奠安西土。
多士相期,直须无愧,范韩文富。
且梅边一笑,春风祝公,寿介东鲁。

(0)

水龙吟·吾皇神武中兴

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旧。
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
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
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
天眷我家仁厚。
盛英才、载量车斗。
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
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

(0)

水龙吟·西风涤尽炎歊

西风涤尽炎歊,连朝更值天无雨。
笋舆轧轧,经行三日,碧篸无数。
胜绝江山,余行天下,无如此处。
任今来昔往,迎新送旧,风景在、只如许。
谁谓阴山骄虏。
去年冬、敢侵吾土。
哀哀鸿雁,一番荡析,幸逢多黍。
拜表出师,安南定北,岂无忠武。
嗟病夫、老矣无能,促归棹,舣江渚。

(0)

水龙吟·琅琅环佩三千

琅琅环佩三千,一楼玉立中端委。
瑶琚碾就,襄王故国,屈平遗里。
多少铅华,飞琼涂抹,一时挼碎。
记少年驰逐,银杯缟带,几番被、鸡呼起。
冷入重貂如水。
鬓丝丝、叹非前比。
羔儿满泛,狮儿低唱,飘风过耳。
冰释边忧,春生民乐,欢形佐史。
倩何人蜚奏,五云天上,助吾君喜。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