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田园杂兴》
《春日田园杂兴》全文
宋 / 方德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绕畦晴绿弄潺湲倚杖东风黯然

往梦更谁怜秀麦,閒愁空自托啼鹃。

犁锄相踵地力尽,花柳无私春色偏。

白发老农健在,一蓑牛背听鸣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黯然(à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没有希望。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地力(dì lì)的意思:指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产量。也用来形容人的才能、能力等方面的强弱。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花柳(huā liǔ)的意思:指妓院或妓女。

健在(jiàn zài)的意思:指人还活着,健康存在。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老农(lǎo nóng)的意思:指年老的农民。

犁锄(lí chú)的意思:指耕犁和锄头,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力尽(lì jìn)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努力。

鸣泉(míng quán)的意思:指流水声如泉水般清脆悦耳。

私春(sī chūn)的意思:私自享受春天的美好,不与他人分享。

无私(wú sī)的意思:指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私心私利。

相踵(xiāng zhǒng)的意思:相继而至,接连不断

秀麦(xiù mài)的意思:指人的才华或技能在特定领域中表现出色,出类拔萃。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自托(zì tuō)的意思:指自己夸耀自己,自吹自擂。

鉴赏

这首宋朝方德麟的《春日田园杂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田野的生机与农人的辛劳。

首句“绕畦晴绿弄潺湲”,描绘了春日阳光下,田埂上绿意盎然,溪水潺潺流动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倚杖东风却黯然”一句,通过农人倚杖于田间,感受着和煦的东风,却不禁流露出一丝哀愁,这种情感的微妙转折,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往梦更谁怜秀麦,閒愁空自托啼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了农人在辛勤耕耘后对丰收的期待与忧虑,以及面对自然界的无常,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巧妙地将农人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界的景象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犁锄相踵地力尽,花柳无私春色偏。”这两句则揭示了农人劳作的艰辛与土地的慷慨给予,春色偏爱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而农人则是这力量的传递者,他们的汗水与辛劳,是春色得以展现的基础。

最后,“白发老农犹健在,一蓑牛背听鸣泉。”以老农的形象收尾,既是对农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延续的感慨。老农虽已年迈,但依然坚守在田间,与牛共耕,倾听泉水的潺潺声,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宁静与满足。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也体现了诗人对农人生活的深切同情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人的辛勤劳作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德麟
朝代:宋

方德麟,号藏六,桐江(今浙江桐庐)人,徙居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月泉吟社第十一名,署名方赏。事见《月泉吟社诗》。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题王谌潜泉蛙吹二首·其一

开编看句律,著意写题辞。

业以能潜大,泉如始达时。

一谦聊托物,六义可言诗。

有问君须答,为公还为私。

(0)

病中有感四首·其一

攲枕目双炯,触屏肠九回。

玉虫迷眩雾,银鹿伴饥雷。

清梦虽惊隔,丹心未猝灰。

青萍聊把玩,尘匣为谁开。

(0)

病中有感四首·其二

一载为官忧,文书每压头。

枕铃常警夜,筑甬更惊秋。

倦岂因心至,閒常与病谋。

息肩仅旬耳,二竖欲何求。

(0)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其二

诏书夜下日华门,辇路争看使者轩。

烽火三边尚勍敌,烟尘万里欠公言。

不须目睫忧多垒,好吐胸怀悟至尊。

富贵功名分中有,勿令仗马愧廷鹓。

(0)

述怀二首·其一

忧国心如奔马,勤王笔有奇兵。

一旦立诛祸乱,千载坐视太平。

(0)

题壁·其二

十方世界目前宽,抛却云庵过别山。

三事坏衣穿处补,一条藜杖伴清閒。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