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离夜二首·其一》
《离夜二首·其一》全文
唐 / 马戴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东征辽水迥,北近单于台。

戎衣挂宝剑,玉箸金杯

红烛暗将灭,翠蛾终不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将(àn jiāng)的意思:指暗中行动的将领或军队,也用来比喻在事情中暗中起作用的人或力量。

翠蛾(cuì é)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娇媚。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东征(dōng zhēng)的意思:东征指的是向东方出征或征战。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军队向东方地区进发,进行战争或征服的行动。

金杯(jīn bēi)的意思:金杯指的是金制的酒杯,这个成语形容酒量很大,能够一饮而尽。

戎衣(róng yī)的意思:指军装,也指战争。

玉箸(yù zhù)的意思:指君子或贵族使用的餐具,比喻高贵、优雅的生活方式或品味。

翻译
远征东方到达辽水边,向北接近了单于台。
战士的战衣挂着宝剑,手中举着镶嵌金边的玉箸酒杯。
红色的蜡烛渐渐熄灭,美人的眼睑始终没有展开笑颜。
注释
东征:向东远征。
辽水:古代对东北地区辽河的称呼。
迥:遥远。
北近:向北靠近。
单于台:古代匈奴的王庭或重要地标,此处泛指北方边疆地区。
戎衣:战士的战服。
宝剑:珍贵的剑,常象征武勇。
玉箸:玉制的筷子,喻精致生活用品。
金杯:镶金的杯子,象征奢华。
红烛:红色的蜡烛,常用于宴会或仪式,此处营造氛围。
暗将灭:即将熄灭,暗示时间已晚或情境的结束。
翠蛾:比喻美女的眉毛,这里代指美人。
不开:没有展开笑容,表示愁闷或不快。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其中充满了强烈的边疆气息和军事色彩。开篇“东征辽水迥,北近单于台”两句,勾勒出边塞的地理环境,展现了一种辽阔与孤寂。"辽水"指的是位于中国北方的 辽河,而"单于台"则是古代北方民族建立的军事堡垒。这两句话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地理位置,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军事对峙的紧张氛围。

接着,“戎衣挂宝剑,玉箸衔金杯”两句,则从物象上展现了边塞将士们的生活。"戎衣"指的是军人的服装,而“挂宝剑”则是军人佩戴的武器,显示出军人的英勇与警惕;"玉箸"和"金杯"则是高级官员或将领才会使用的奢侈品,这里用来衬托边塞生活中的不凡身份。

最后,“红烛暗将灭,翠蛾终不开”两句,则营造出一种即将结束而又充满期待的情景。“红烛”通常象征着宴席或是夜晚的光亮,而“暗将灭”则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活动的结束;"翠蛾"指的是美丽的灯火之下的昆虫,而“终不开”则表达了一种期待中的东西未能实现,或者是一种美好的时刻即将过去却未能完全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环境、物象和情境的描写,展现了边疆军人的豪迈与孤独,以及他们在严酷自然条件下的坚守和期待。

作者介绍
马戴

马戴
朝代:唐   字:虞臣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生辰:799—869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七里滩夜泛

严滩行未尽,雨气逼黄昏。

峡束天疑小,溪深水不浑。

榜歌何处客,灯影几家村。

最是堪愁绝,三声半夜猿。

(0)

宿林熙工面壁洞·其二

古洞傍岩阴,烟萝一径深。

白云皆幻迹,碧草自禅心。

日午风幡影,月明霜磬音。

已空人我相,任是世人寻。

(0)

赠陈元之刺史

先生宗炳流,山水卧中游。

隐矣能自适,澹然何所求。

紫云当日梦,黄菊此时秋。

投老六溪上,依稀如十洲。

(0)

漂母庙

淮水流无尽,荒城古庙存。

何人怜国士,老妪识王孙。

虽有千金报,宁酬一饭恩。

平生知己意,难与世人言。

(0)

秋日白纻曲

庭槐初落秋气深,月中玉腕捣清砧。

东家倡妇恣行乐,酒阑更说罗衣薄。

(0)

君马黄

君马黄,臣马赤。君马驰驱,臣马辟易。

君马登天闲,臣马伏槽枥。二马同行,一马太息。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