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迹都如雁,南行又北回。
《再经蒋山与诸长老夜话》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经 蒋 山 与 诸 长 老 夜 话 唐 /齐 己 远 迹 都 如 雁 ,南 行 又 北 回 。老 僧 犹 记 得 ,往 岁 已 曾 来 。话 遍 名 山 境 ,烧 残 黑 栎 灰 。无 因 伴 师 往 ,归 思 在 天 台 。
- 翻译
- 每个人的行踪都像大雁一样,向南飞了又向北回。
老和尚还记得,往年我已经来过这里。
我们聊遍了所有名山的景致,焚烧过的黑栎留下的灰烬。
没有机会伴随师父一同前往,我的归心已飞向天台山。
- 注释
- 远迹:遥远的行踪。
都如雁:都像大雁的迁徙一样。
南行:向南飞行。
北回:向北返回。
老僧:年老的和尚。
犹记得:还记着。
往岁:往年。
已曾来:已经来过。
话遍:谈论遍了。
名山境:所有著名山川的景色。
烧残:燃烧后剩下的。
黑栎灰:黑栎树的灰烬。
无因:没有机会。
伴师往:伴随师父一起去。
归思:归乡的思绪。
在天台:寄托在天台山。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与僧侣夜话之情景。首句“远迹都如雁,南行又北回”写出了诗人旅途的踪迹,如同大雁的迁徙无常,不断地向南而行,又返回北方。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游移不定、漂泊生涯的情怀。
接着,“老僧犹记得,往岁已曾来”表明诗人与一位年迈的僧侣相遇,僧侣仍旧记得诗人往昔之行,这里流露出对往日时光的追忆和对友情的珍视。
“话遍名山境,烧残黑栎灰”则描绘了诗人与老僧畅谈之乐趣,他们的话题涵盖了著名山川的风光,而烧毁的黑栎树木成为了他们夜话时的伴随物。这里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隐逸于自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无因伴师往,归思在天台”表达了诗人没有特别原因跟随师傅,而内心深处对“天台”的思念。这里的“天台”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的一片净土。这里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心向高远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俗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地理位置变迁,更是诗人心灵旅行的一种写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