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武子韵》
《次武子韵》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宇内夫子,诗如孟浩然

安心从太末,借屋近平泉

眼里弹冠手,生来种芋田。相投离席,佳月恋?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
sòng / zhāng

nèizhāngshīmènghàorán

ānxīncóngtàijièjìnpíngquán

yǎntánguānshǒushēngláizhǒngtián

xiāngtóujiāyuèliàn{zuǒzhōuyòuguāng}chu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心(ān xīn)的意思:心情平静、放心、不担心。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浩然(hào rán)的意思:形容气度宏伟,胸怀广阔,品德高尚。

离席(lí xí)的意思:离开座位或离开场合

平泉(píng quán)的意思:指平静安宁的泉水,比喻人的心境平和、安定。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相投(xiāng tóu)的意思:指志趣相投,彼此投合。

眼里(yǎn lǐ)的意思:指某人对某事物或某人的看法、评价。

宇内(yǔ nèi)的意思:宇宙之内。形容范围广阔。

孟浩然(mèng hào rá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才华出众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镈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中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情景。"宇内张夫子,诗如孟浩然"表明诗人自比为张子房(即张良),其诗风格类似于唐代诗人孟浩然,以自然山水为题材,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境。

"安心从太末,借屋近平泉"则写出了诗人选择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定居,用“借屋”来强调其隐逸生活的简朴。平泉旁的寓所,是诗人寻求内心宁静的场所。

"眼里弹冠手,生来种芋田"一句中,“弹冠手”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田间劳作时偶尔抬头望去的情景,而“生来种芋田”则透露了诗人的生活来源和日常活动,体现了一种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相投忽离席,佳月恋?船"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偶尔相聚,但最终又不得不离开的情感。这里的“佳月”指的是美好的夜晚,而“恋?船”则留下了一丝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不舍和依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王昭君词

丹青岂相误,难貌倾城人。

可怜汉宫娇艳质,去作穹庐憔悴身。

泣上雕鞍向边去,蹙损娇娥对谁语。

风沙萧飒塞草秋,回盼秦云双涕流。

未得君王一朝宠,空写琵琶千古愁。

琵琶转弹愁转多,玉颜博得天骄和。

至今冢上青青草,能使行人哀绮罗。

(0)

送江编修还蜀

阊阖初开晓仗移,佩环趋向玉阶辞。

行舟惯见巴江险,策马何愁蜀道危。

花满锦城迎望远,诗成綵笔得归迟。

只今帝载须才俊,还看夔龙集凤池。

(0)

疏篱丛菊

边城寒气早,九月盛黄花。

谪宦悲前事,荒芜忆旧家。

直须存晚节,何用惜年华。

醉卧东篱下,悠然白日斜。

(0)

渔隐绝句

短衣乌帽老沧浪,留客开樽食有鲂。

欸乃一声山月白,不知身世在羲皇。

(0)

丹阳北新丰道傍两石人传闻昔有二人夜行遇明遂止于此是固无稽之谈然貌伛偻丑陋不类乎墓道所列者谩赋一首

道旁伫立两班班,秋不成衣冬不寒。

风雨凋零容貌古,冰霜摇落藓痕乾。

举头何物杨歧泣,极目谁怜蜀道难。

未说桑田变沧海,岁同明月照人寰。

(0)

登泰山

昔闻泰山高,今上拱北台。

刚飙振六合,旷望无尘埃。

日观一峰立,天门两崖开。

瀑流注空谷,响转万壑雷。

似聆笙鹤音,缥缈云中来。

羽节分上下,长烟共徘徊。

飙车杳难接,自愧非仙才。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