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月(bàn yuè)的意思:半个月亮,表示时间的一半。
不竞(bù jìng)的意思:不争斗,不争夺。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檐溜(yán liù)的意思:指屋檐下滴水的地方。
端由(duān y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因或根源。
捐瘠(juān jí)的意思:指人体瘦弱、衰弱不堪的样子。
民生(mín shēng)的意思:指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计。
世故(shì gù)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事情经验丰富,圆滑狡诈,善于处世的人。
相关(xiāng guān)的意思:有关联或有关系的意思。
穴蚁(xué yǐ)的意思:形容人多而杂乱、纷扰不堪。
灶间(zào jiān)的意思:指家庭中的厨房。
- 注释
- 能:能力。
免:避免。
尧:古代贤君。
捐瘠:衰弱、疲惫。
端:全、都。
由:由于。
稷:古代掌管农业的官员。
播艰:播种艰难,指辛勤耕作。
民生:人民生活。
频:频繁。
不竞:动荡不安。
世故:世事。
政:政治。
相关:关联。
穴蚁:蚂蚁在洞穴或缝隙中的。
移:迁移。
楼杪:高楼的末端或缝隙。
田蛙:农田里的青蛙。
产:产卵。
灶间:灶台旁边。
丰凶:丰收或歉收。
卜:预测。
檐溜:屋檐滴水。
响:发出声音。
潺湲:水流声,形容流水缓慢。
- 翻译
- 能够避免像尧那样因国事操劳而衰弱,全靠后稷辛勤耕耘以度过艰难岁月。
百姓生活频繁动荡,世事纷扰与政治紧密相连。
蚂蚁在高楼的缝隙中迁移,田蛙在灶台之间产卵。
丰收或歉收的预兆藏在屋檐滴水的声音中,半个月的流淌声如溪水潺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艰辛和自然灾害对农民生计的影响。
“能免尧捐瘠,端由稷播艰”两句表明在古代圣王尧时期,即使是最理想的农业状态,也不能避免天灾带来的困难。这里的“尧”指的是尧帝,是中国上古时期的圣君,而“捐瘠”则形容农作物因灾害而枯萎,“端由稷播艰”强调农业生产的艰辛,稷是一种谷类作物。
“民生频不竞,世故政相关”两句进一步指出农民的生活常常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政策的双重影响。这里的“民生”指的是百姓的生活状况,“频不竞”说明了他们的生活状态经常处于困难之中,而“世故政相关”则揭示了农业生产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密切关系。
“穴蚁移楼杪,田蛙产灶间”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农田中的生物活动。这里的“穴蚁”是指土壤中挖洞的昆虫,而“移楼杪”则形容它们在土地上移动建造自己的家园;“田蛙”是田野里的青蛙,“产灶间”则是说它们在水稻交错的田地之间繁殖。
“丰凶卜檐溜,半月响潺湲”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和时间的描述,反映了农业生产对天气变化的依赖。这里的“丰凶”指的是丰收与凶年,“卜檐溜”则是占卜天气预测是否会有雨水;“半月响潺湲”则形容大雨来临时,天空中云层的变化和雷声的回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社会的某些面貌,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类命运关系的深刻体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武林
访客城南隅,故第何其雄。
曲池犹瀁漭,土山尚巃嵷。
颇闻此中人,易姓良匆匆。
往时恩泽侯,意气干晴虹。
乐曲播秦城,衣制闻汉宫。
恨不逢季伦,讵肯交毛公。
斥地西邻去,伐木南山空。
百楹一传舍,顾极当年工。
悠悠感成败,何独操镘翁。
和答潘端叔见寄
发白念少年,万事风雨过。
倦游得来归,一切付懒惰。
独抱杞天忧,徬徨意无奈。
濠鱼定何乐,幕燕渠敢贺。
叹君阳春词,激我巴里和。
古来奇特事,信是英雄作。
东山有晚遇,西山有终饿。
拭目须君早著鞭,乞与高人北窗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