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筝诗》
《听筝诗》全文
南北朝 / 陈叔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文窗玳瑁婵娟。香帷翡翠出神仙。

促柱点唇莺欲语。调弦系爪相连

秦声本自杨家解。吴歈那知谢傅怜。秪愁芳夜促。

兰膏无那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婵娟(chán juān)的意思: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出神(chū shén)的意思:沉浸于某种思考或感受中,忘记了周围的环境和事物。

促柱(cù zhù)的意思:指推动事物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或关键人物。

玳瑁(dài mào)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或物品的品质极好。

点唇(diǎn chún)的意思:形容非常渴望或期待。

调弦(tiáo xián)的意思:调整乐器的弦,比喻调整言行或态度。

翡翠(fěi cuì)的意思:指美丽的绿宝石,也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物品。

兰膏(lán gā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优美动人。

秦声(qín shēng)的意思:指古时秦朝的歌声,用来形容音乐动听悦耳。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文窗(wén chuāng)的意思:指文章、诗词等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色。

吴歈(wú yú)的意思:指人的声音高亢激昂,歌唱得很投入。

无那(wú nà)的意思:没有那么;并非如此

系爪(xì zhǎo)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勾结、合作,共同达到某种目的。

相连(xiāng lián)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事物紧密地连在一起。

谢傅(xiè fù)的意思:指对老师或恩师表示感谢之意。

知谢(zhī xiè)的意思:表示知道并感谢别人的帮助或恩情。

鉴赏

这首《听筝诗》是南朝陈代皇帝陈叔宝所作,描绘了听筝时的细腻情感与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筝声比作莺语、雁连,形象地展现了筝乐的美妙与动听。

首句“文窗玳瑁影婵娟”以文雅的窗户和玳瑁的图案映衬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暗示听筝的环境高雅。接着“香帷翡翠出神仙”,通过香帷和翡翠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而超凡脱俗的听筝体验,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促柱点唇莺欲语。调弦系爪雁相连。”这两句通过“促柱”、“点唇”、“莺欲语”、“调弦”、“系爪”、“雁相连”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演奏者技艺的精湛和筝乐的和谐之美,仿佛筝声中蕴含着莺歌燕舞的生机与灵动。

“秦声本自杨家解。吴歈那知谢傅怜。”这里引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音乐大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演奏者的赞美,认为其技艺堪比古人。

最后,“秪愁芳夜促。兰膏无那煎。”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短暂的感慨,以及对音乐带来的愉悦难以持久的无奈,同时流露出对音乐的喜爱与不舍。

整体而言,《听筝诗》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作者介绍
陈叔宝

陈叔宝
朝代:南北朝   字:元秀   生辰:553—604年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12月或554年1月-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陈叔宝在位之前,陈宣帝的次子、陈叔宝的弟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谋划刺杀陈叔宝。后叔陵被杀,叔宝即皇帝位。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
猜你喜欢

题桃源县

闹处云常至,僮来鸟亦随。

仙人成邑里,烟水作城池。

山有容空地,溪无不怒时。

偶然岚翠起,一县绿离离。

(0)

花朝月下泛舟限四韵

练水拍平桥,流连暮复朝。

都将花岁月,收入酒科条。

溪閤千场笑,风柯十里腰。

玲珑歌莫止,面上怕红消。

(0)

除夕观诸公饮

剪却残膏穗,閒观未了棋。

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白发羞螺子,青溪访钓丝。

买棕新作笠,江海任吾之。

(0)

和王以明山居韵·其八

几日穷彫镂,嗒然一遇之。

辟如风与水,相识忽成漪。

梦清云入肺,吟定发生岐。

好挟飞仙去,深山伴种芝。

(0)

谢在杭钟樊桐诸凡集郊外

百晤百回新,肝肠绝少尘。

未言先侧耳,每笑必伤神。

落翠沾行帢,空罂惑醉人。

石潭清到底,信手出纤鳞。

(0)

淮安舟中·其四

河堤千里道,柳缕万条肠。

客是粘愁蒂,禅为治苦方。

乡思鱼子饭,酒梦蛤蜊汤。

渐觉读书懒,游蛛网笔床。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