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度江雨,经月长寒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 自 牧 上 人 不 遇 唐 /齐 己 然 诺 竟 如 何 ,诸 侯 见 重 多 。高 房 度 江 雨 ,经 月 长 寒 莎 。道 本 同 骚 雅 ,书 曾 到 薜 萝 。相 寻 未 相 见 ,危 阁 望 沧 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道本(dào běn)的意思:道德的根本准则或原则。
见重(jiàn zhòng)的意思:看重、重视
经月(jīng yuè)的意思:指经历了很长时间或很久的岁月。
然诺(rán nuò)的意思:诺言必定会兑现。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骚雅(sāo yǎ)的意思:形容文学作品或言辞既有骚气,又有雅致。
危阁(wēi gé)的意思:指危险的高楼或高阁。比喻处境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危险或灾祸。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 翻译
- 承诺究竟怎么样了呢?众多诸侯都看重他。
高大的房屋能遮挡江上的雨,连续几个月让草地保持湿润和寒冷。
他的道路本来就与《离骚》《诗经》的雅致相同,书籍曾经被送到山野之中。
一直在寻找却未能相见,站在高高的楼阁上望着苍茫的波浪。
- 注释
- 然诺:承诺。
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这里泛指有势力的人。
见重多:被很多人看重。
高房:高大的房屋。
度江雨:遮挡、度过江上的雨。
经月:连续几个月。
寒莎:使草地保持湿润和寒冷。
道本:道路本质,这里指人生道路或追求。
同骚雅:与《离骚》和《诗经》中的雅诗一样,比喻高洁文雅。
书曾到薜萝:书籍曾经流传到山野之中,薜萝代指山野。
相寻:互相寻找,这里指寻求对方。
未相见:没有见面。
危阁:高高的楼阁。
沧波:苍茫的水波。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访自牧上人不遇》。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对朋友渴望相见而不得的深切情感。
"然诺竟如何,诸侯见重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渴望,他希望能够得到朋友们的重视,但现实中这种美好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
"高房度江雨,经月长寒莎。" 这里描绘了一种萧索孤寂的景象,高房之下,江雨绵绵,时间流逝,寒风凛冽,草木皆已枯黄。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也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
"道本同骚雅,书曾到薜萝。" 诗中的“道”字有引导、指点之意,“本”则意味着根本或起始,而“同骚雅”则表明诗人希望自己的文学追求与古代的骚人(如《楚辞》作者)一样高雅。最后一句“书曾到薜萝”,可能是说诗人在寻找朋友的过程中,甚至翻阅了许多书籍,到了一个名叫薜萝的地方,但依旧未能相遇。
"相寻未相见,危阁望沧波。" 这两句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失望与哀愁,他和朋友之间的渴望相见却始终无法实现,站在高高的楼阁上,只能远远地眺望着那不断流动的河水(沧波),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切的友情之美,以及面对无法实现的渴望时所产生的孤独与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