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和王君玉诗二十首·其十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成眠(chéng mián)的意思:
[释义]
(动)入睡,睡着(zháo)。
[构成]
动宾式:成|眠
[例句]
悲痛使他难以成眠。(作谓语)关关(guān guān)的意思:形容关系密切或相互依存。
居常(jū cháng)的意思:常常居住在某个地方。
茅斋(máo zhāi)的意思:指清净的茅草房,比喻修身养性,追求宁静和精神净化。
石榻(shí tà)的意思:指坚硬的床铺,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意志。
松径(sōng jìng)的意思:林中狭窄的小路
午枕(wǔ zhěn)的意思:午睡时的枕头,比喻得到休息或安慰。
羲易(xī yì)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很容易、很顺利。
一簇(yī cù)的意思:一簇指的是一束、一堆、一群或一批的意思。
隐居(yǐn jū)的意思:指退隐到山林或乡野中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幽玄(yōu xuán)的意思:幽玄指的是深邃而神秘的境界,形容事物的内在含义或者人的性格思维具有高深莫测的特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睡时难以入眠的情景,被远处山鸟的鸣叫声所扰,引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安世不知安世计”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对像古代隐士那样宁静淡泊生活的敬仰。他想象着在松径环绕的石榻上打坐,茅斋依傍山涧清泉,生活简静自然。最后,诗人表示要在西轩挂起风帘,闲暇时研读《周易》,探寻深奥的哲理,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