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月图送太学生归省》全文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夜之下,黄金台旁,竹影婆娑的画面,寄寓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与对归家的渴望。诗人以“黄金台上月”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情感交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月光如银,洒在黄金台上,不仅照亮了眼前的景物,也照亮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亲人思念的情感。
“照尔忆亲情”,一句直接点明主题,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对亲人的深深怀念之中。这里的“尔”字,既指代远方的亲人,也暗含着诗人自己对家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月光下的回忆,让这份情感更加浓烈,仿佛能跨越时空,连接起彼此的心灵。
“归去供甘旨”,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强烈愿望。在古代,子女尽孝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回家侍奉双亲,提供美味的食物,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儒家孝道思想,也寄托了诗人对家庭温暖和亲情团聚的向往。
“春林笋正生”,以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作为结尾,寓意着新生与希望。春日里,竹林中的嫩笋正在破土而出,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成长。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一幕,也是诗人内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归家的强烈渴望,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