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李世昌挽乃丈人三首·其二》
《为李世昌挽乃丈人三首·其二》全文
明 / 陈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九重渊底枕龙窝不肯为霖奈尔何。

一夜风雷已去,寒云渺渺海空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雷龙(léi ló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

龙窝(lóng wō)的意思:指权贵人物、势力集团的据点或根据地。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已去(yǐ qù)的意思:已经离开或消失了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云渺(yún miǎo)的意思:形容云彩稀疏、飘忽不定。

重渊(zhòng yuān)的意思:指深深的陷入到困境、危险或痛苦之中。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意境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龙的离去与自然界的反应,充满了哲理意味。

首句“九重渊底枕龙窝”,运用象征手法,将龙窝比作深渊底部,隐喻着龙的居所深不可测,同时也暗示了龙的神秘与力量。这里的“九重”不仅指深度,也暗含了层次丰富、深远莫测之意。

次句“不肯为霖奈尔何”,表达了龙虽然拥有带来雨水的能力(霖雨),却不愿施予人间,似乎对人间的苦难无动于衷。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龙的自由与人类的无奈,体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某种对立与疏离。

第三句“一夜风雷龙已去”,描述了龙在某个夜晚突然离开的情景,伴随着强烈的风雷声。这一句通过动态的场景转换,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仿佛龙的离去带来了某种不可预知的变化。

最后一句“寒云渺渺海空波”,描绘了龙离去后留下的景象:天空中飘着寒冷的云朵,海面上波涛汹涌,一片空旷与寂静。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龙离去后的孤独与空虚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的象征性描绘,以及自然现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宇宙奥秘的向往与探索。

作者介绍

陈繗
朝代:明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骤寒作歌

秦岁首后七日夜,五更不周风发狂。

殷山万窍拉枯木,压地径寸堆酸霜。

千门猬缩尽嗟息,声薄冷圭成白光。

去冬涂中敝黑貂,今秋江上典鹔鹴。

多年衣絮冻欲折,气候有尔自不防。

富人一岁独苦暑,窭人四时惟畏凉。

渐愁空墙日色暮,豫恐北牖寒宵长。

谁将彤云变狐白,无声被遍茅檐客。

(0)

江口晚步值雨过水发不得舟渡跣行数里归舟得诗

平沙荒港步逡巡,憔悴灵均泽畔身。

水国风烟多异候,殊方咫尺得迷津。

江潮有信如迎客,渔父无言似笑人。

尚忆千秋杜陵叟,犹因地主慰沉沦。

(0)

寄张小浦学使

使车化泽遍儒林,老友犹闻直谅箴。

以德爱人君子意,求贤为国相臣心。

行藏孰与商量共,朝野徒增系恋深。

幸有岁寒烟水约,归舟正好话幽襟。

(0)

岁前购旧画,花下一猫,题者有责词,戏为狸奴解嘲·其一

肉食岂不甘,性却爱泉石。

局外暂偷闲,室中莫相迫。

(0)

小诗·其三

自顾无一得,仙人有阴德。

少小慕出尘,遗产让诸伯。

挥臂兵火中,贼刃不敢挥。

万里探幽异,三十年方归。

受室为嗣续,理财为孤寒。

溷迹在市廛,仍作山林观。

委蜕歌大道,来去皆异人。

至今行路者,追重如天神。

少孤我何识,母氏为之述。

共言培植厚,遗子必秀实。

朱均殊不材,楹书委尘埃。

久旅展拜缺,风起松楸哀。

沦废何足道,赍恨泷冈表。

(0)

挽黄笃恭联

怜我自栖皇,每当把酒抽刀,太息人生谁不死;

羡君能解脱,惟是人亡国瘁,低徊时局倍伤心。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