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赐杖(cì zhàng)的意思:赐予赏识和鼓励
词臣(cí chén)的意思:指能言善辩、擅长辞令的官员。
大隐(dà yǐn)的意思:指逃避世俗纷扰,隐居山林或深山老林中的意思。
干禄(gàn lù)的意思:指为了追求官位而奋斗,获得官职和禄位。
给扶(gěi fú)的意思:给予帮助、扶助。
红云(hóng yún)的意思:红云是指红色的云彩,比喻事物兴盛的景象或美好的前景。
几见(jǐ jiàn)的意思:见面次数很少。
局面(jú mià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状态或形势。
绮皓(qǐ hào)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明亮。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台家(tái jiā)的意思:指人们在家庭中充当顶梁柱的人,也可以指家庭的主要支持者。
杨子(yáng zǐ)的意思:指相貌俊美的男子。
逐贫(zhú pín)的意思:逐步消除贫困
纵使(zòng shǐ)的意思:即使,尽管
- 注释
- 词臣:指擅长诗词的官员。
台家:指朝廷。
大隐:指超脱尘世的大隐士。
前身:比喻过去的经历或身份。
鲁公: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以其书法闻名。
书干禄:通过写书来谋取官职。
杨子:可能指杨朱或杨雄,古代学者,这里泛指才子。
赋逐贫:用诗赋来表达贫困的生活。
绮皓:形容文采出众。
赐杖:帝王赏赐的拐杖,象征地位和尊荣。
扶人:需要他人扶持的人。
- 翻译
- 我这个满头白发的老词人,曾见过多少朝廷的新气象。
在碧山深处隐居,这才是真正的隐士,站在红云边,仿佛是前世的化身。
鲁公当年靠写书求取官禄,杨子如今没有诗赋来摆脱贫困。
即使我无法再像他们那样才华出众,也胜过那些接受赏赐只能依赖他人扶持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和警斋侍郎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抱负与怀才不遇之感的诗句。
首句“颜苍鬓秃旧词臣”描绘了一位年迈、头发花白的老词人形象,通过“颜苍”和“鬓秃”来强调了时间对人的摧残,以及个人的沧桑变化。这里的“我”自称为“旧词臣”,表明诗人曾经在朝廷中担任过文学官职,但如今已经不再是那个角色。
接着,“几见台家局面新”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政治或文化界面的观察,感到自己与时下的主流价值观已渐行渐远。这里的“台家”指的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他们掌握着国家大事,而“局面新”意味着新的风气和趋势在不断涌现。
第三句“栖碧山中真大隐,立红云畔是前身”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我”将自己比喻为隐士,选择远离尘世,在碧绿的山林中安身立命。这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状态,更体现了一种精神追求。而“前身”一词,则让人联想到轮回转世,暗示诗人对生命和时间有着超脱世俗的思考。
第四句“鲁公昔有书干禄,杨子今无赋逐贫”中,“鲁公”指的是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孔子,而“书干禄”则是说孔子曾经为了传播道德和教化天下而奔波。至于“杨子”,通常被认为是指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杨朱,他主张“为我”之学,强调个人价值和生命享受。而“今无赋逐贫”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物质追求的不屑一顾。
最后,“纵使未能追绮皓,绝胜赐杖给扶人”则是说尽管自己不能像古代贤士那样以道德和文章闻名于世,但至少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比那些仅仅为了物质利益而行事的人要高尚得多。这里的“绮皓”指的是历史上的贤士,而“赐杖给扶人”则是用来形容那些依靠权力或金钱获得帮助的人。
总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不被社会认可的无奈,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淡然与超脱。通过这种方式,刘克庄展现了自己既有才情又有抱负,但同时也充满了对世事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甥蔡骃下第还广平
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
已遭俗弃掷,妄意堪愤惋。
他时有识别,终必为宝玩。
怀之归河朔,慎勿辄镕锻。
改作毛遂锥,颖脱奚足算。
送通判黄国博入浙
西风半空鸣且号,吴天点破吴鸿高。
东溪车马走送客,白露衰兰轻若毛。
客当西归乃东去为何,欲及八月十五夜观洪涛。
洗荡生前邑邑不平气,付与沧海之水随滔滔。
却来广陵愿相见,拍手大笑倾新醪。
一饮一石无一钱,莫管寒近脱弊袍。
脱袍准酒不惜醉,天意未必冻我曹。
送邵郎中知潭州
张铙叠吹洞庭外,缘虎带刀蛮帅迎。
且谕汉家绥抚厚,莫言湘守事权轻。
木奴洲近霜包熟,斑竹林昏野鸟鸣。
贾谊宅边寒井在,暂留千骑漱馀清。
送张山甫武功簿
洛阳旧交有七人,五人已为泉下尘。
各家生儿为门户,唯子弟兄先立身。
我与信都侯独在,喜见及禄知天仁。
昨日闻补武功吏,气调欲与南山亲。
少年勉力向职事,莫学老贪文字新。
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
未赴虢太守,暂归吴兴家。
吴兴近洞庭,橘林正吹花。
君当橘柚时,摘包带霜华。
清甘不楚齿,若酒倾残霞。
溪山小女儿,姹姹两发丫。
袅袅上氍毹,嘈嘈弄琵琶。
是时与之醉,何似走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