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几道·其一》
《次韵答几道·其一》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极目高原盼种桑,独持杯水坳堂

据梧人亦垂垂老,凡楚平看坐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坳堂(ào táng)的意思:指家中正厅的凹陷部分,用来比喻家族中的卓越人才。

杯水(bēi shuǐ)的意思:杯水指微不足道的事物,形容微小得无法起作用或影响。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垂垂(chuí chuí)的意思:形容时间的流逝或年龄的增长。

高原(gāo yuán)的意思:指海拔相对较高的广阔平坦地带。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据梧(jù wú)的意思:根据梧桐树,引申为根据事物的外在形象或迹象判断。

平看(píng kàn)的意思:平静地观察、看待

坐忘(zuò wàng)的意思:坐忘是指在冥想或修行中,完全忘却外界的一切干扰,达到心境宁静、思维空灵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高原上期待种植桑树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极目高原盼种桑”展现了一幅辽阔的高原景象,老人满心期待地展望着,渴望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希望。接着,“独持杯水对坳堂”则描绘了老人独自一人手持一杯水,面对低洼之处,似乎在思考或准备灌溉,这一细节体现了老人的坚韧与执着。

“据梧人亦垂垂老”中,“据梧”暗示老人倚靠在梧桐树下,岁月的痕迹在他身上显现,他已步入晚年。“凡楚平看已坐忘”则进一步揭示了老人的心境,他仿佛超越了世俗的烦恼,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老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重寄表臣二首·其一

对酒临流奈别何,君今已醉我蹉跎。

分明记取星星鬓,他日相逢应更多。

(0)

江南曲八首·其七

北堂红草盛䒠茸,南湖碧水照芙蓉。

朝游暮起金花尽,渐觉罗裳珠露浓。

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

人情一去无还日,欲赠怀芳怨不逢。

(0)

望江楼上作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0)

菩提寺上方晚眺

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沈沈。

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

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

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0)

早春晚归

晚归骑马过天津,沙白桥红返照新。

草色连延多隙地,鼓声闲缓少忙人。

还如南国饶沟水,不似西京足路尘。

金谷风光依旧在,无人管领石家春。

(0)

杂曲歌辞.变行路难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趋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閤。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