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
《梅》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咫尺梅关不来梅花开罢腊梅开。

炎州十月春如海,处处飞香半是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腊梅(là mé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在逆境中坚强不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梅关(méi guān)的意思:梅关是指梅花盛开的关口,比喻事物达到最美好的时刻。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炎州(yán zhōu)的意思:指热闹繁华的地方,也可形容人多嘈杂。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与自然景观,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句“咫尺梅关雪不来”,以梅关为背景,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北方的寒冷与南方的温暖进行对比,暗示了岭南地区不同于北方的气候特点,即使在冬天,这里也不会下雪。这里的“咫尺”一词,既强调了距离之近,也隐含了时间之短,仿佛在说,即便是在最接近寒冷的地方,也无法阻挡春天的脚步。

次句“梅花开罢腊梅开”,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了岭南冬季的景象。梅花与腊梅相继开放,不仅丰富了季节的色彩,也体现了岭南地区四季分明、花期不断的特点。这两句通过梅花与腊梅的交替绽放,展现了岭南冬季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欣赏与赞美。

后两句“炎州十月春如海,处处飞香半是梅”,则将视角放大,从局部的花开花落扩展到整个地区的景象。在作者眼中,岭南十月的气候如同海洋般广阔而充满生机,到处弥漫着花香,其中一半的香气都来自梅花。这样的描述不仅突出了梅花在岭南地区的重要地位,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上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通过“春如海”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岭南地区四季如春、生机勃勃的自然风貌,以及作者对这种美好景象的深切感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岭南地区冬季梅花与腊梅交替绽放的描绘,以及对整个地区四季如春、花香四溢景象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岭南独特气候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句·其二十三

暗香都自著人来。

(0)

鉴亭

石壁缘云白,松风特地哀。

断鸿随眼没,秋浪擘山来。

鼓急船头转,山明雨脚开。

知公归未得,此作望乡台。

(0)

崇宁寺晚归

远意难随燕燕归,故园春冷杏花稀。

虚名自古双蜗角,别业从来一钓矶。

已后无人能立雪,他年知子可传衣。

结庐薄有西山地,更遣何人赋式微。

(0)

题冯园三首·其三

浑道无情易别离,袖痕看取泪燕脂。

阳关三叠何须唱,正是征鞍欲去时。

(0)

宿西谷院六首·其一

线绕参差路,云封咫尺山。

寺僧初怪客,三日窃优閒。

(0)

啸台·其二

步兵真旷达,与世故浮游。

平时哭途穷,郁郁宇宙幽。

浩气独不掩,筑台凌清秋。

一啸已望我,况乃尔汝俦。

斯人固遗世,世亦不汝收。

得非青白眼,钧铢牾时流。

聊为招魂些,释汝故时忧。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