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其二》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斓斑

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攲枕卧看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的皪(de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有德行。

静处(jìng chǔ)的意思:指安静的地方,没有噪音和干扰的地方。

卷帘(juàn lián)的意思:指把帘子卷起来,暗指有所隐瞒、掩盖真相或遮蔽事实的行为。

斓斑(lán bān)的意思:指颜色斑驳、花纹杂乱的样子。

荔子(lì zǐ)的意思:指人才。

墙头(qiáng tóu)的意思:指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态度或立场。

深人(shēn rén)的意思:指深思熟虑、深入人心的人。

注释
门外:指房子外面。
橘花:橘树的花朵,白色或淡黄色。
犹的皪:仍然鲜明美丽。
墙头:墙壁的顶部。
荔子:荔枝,一种热带水果,皮色多变。
已斓斑:已经呈现出斑驳的颜色。
树暗:树木茂密,显得阴暗。
草深:草丛很深。
人静处:安静无人的地方。
卷帘:卷起窗帘。
攲枕:斜倚着枕头。
卧看山:躺着看山景。
翻译
门外的橘花依然鲜艳照眼,
墙头上荔枝已经显出斑斓色彩。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意境。

“门外橘花犹的皪”一句,通过对橘花未完全开放的状态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尚未成熟事物的期待与等待。"墙头荔子已斓斑"则表现了夏日将至时果实逐渐成熟的丰收景象。

“树暗草深人静处”一句,营造出一个幽深安静的空间,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中的一种宁谧与隐逸。紧接着,“卷帘攲枕卧看山”则展现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悠闲生活状态,通过卷起窗帘、整理枕头来欣赏外面山的风景,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在其中享受宁静生活的情趣,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晚菊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

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

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

(0)

杂曲歌辞.邯郸少年行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0)

贡馀秘色茶盏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

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0)

笑卿卿词

笑向卿卿道,耽书夜夜多。

出来看玉兔,又欲过银河。

(0)

观拔河俗戏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噪齐山岌嶪,气作水腾波。

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0)

汉江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