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以雪为名,窗中人亦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王 雪 窗 惠 诗 宋 /陈 郁 窗 以 雪 为 名 ,窗 中 人 亦 清 。听 无 多 淡 话 ,含 不 尽 幽 情 。世 态 秋 云 薄 ,吟 怀 霁 月 明 。似 闻 藏 古 砚 ,石 眼 可 曾 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淡话(dàn huà)的意思:指言辞平淡,不加修饰,不夸张,不浮夸。
霁月(jì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晴朗的天空中明亮而清晰的样子。也用来比喻黑暗中出现的光明或困境后的转机。
可曾(kě zēng)的意思:曾经有过,曾经发生过
世态(shì tài)的意思:指社会上的风气、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态度和表现。
石眼(shí yǎn)的意思:形容目光犀利,能够洞察事物本质。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吟怀(yín huái)的意思:指吟咏抒怀、吟诵抒怀之意。
幽情(yōu qíng)的意思:幽情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感伤,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情感内敛、柔软,表达一种含蓄的情感。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 注释
- 窗:窗户。
雪:比喻清白或纯洁。
人亦清:人也像雪一样清冷。
淡话:平常的交谈。
幽情:深沉的情感。
世态:世间情态。
秋云薄:秋天云层稀薄,象征世事变迁。
吟怀:诗人的思绪。
霁月:雨后初晴的月亮,象征心境明亮。
藏古砚:深藏的古砚。
石眼:砚台上的小孔,古人常用来比喻眼睛或智慧。
晴:放晴,这里指心情开朗。
- 翻译
- 窗户以雪为名,窗内的人也如冰雪般清澈。
倾听的话语不多,却蕴含深深的情感。
世事如秋天的云层稀薄,诗人心中的意境如雨过天晴般明亮。
似乎听见深藏的古砚,砚台上的石眼是否曾经放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郁所作的《答王雪窗惠诗》。诗中,诗人以“雪”为窗名,寓意窗户内外皆洁白无瑕,反映出主人的高洁品性。窗中人的“清”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心境的清澈和雅致。
接下来,诗人通过“听无多淡话,含不尽幽情”,表达了对朋友王雪窗诗歌的欣赏,认为其语言质朴却蕴含深意,情感内敛而丰富。诗人将世态比作秋天的薄云,暗示世事如过眼云烟,而自己的诗心则如同雨后霁月般明亮,意境深远。
最后两句“似闻藏古砚,石眼可曾晴”,诗人想象那藏于古砚中的墨汁,仿佛在静静地等待着晴天的到来,以便释放出更深沉的墨香。这里的“石眼可曾晴”既是实写砚台,也寓言诗人的才华有望在适当的时机得以展现,意境巧妙,富有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窗为引,通过描绘窗内窗外的景象,以及对友人诗才的赞赏,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诗情画意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陶咏荆轲
燕国八百里,最为远秦嬴。
可作殷周基,何乃事荆卿。
痴儿强复雠,匕首揕咸京。
径刎于期首,更图督亢行。
仓皇事不就,狼藉断冠缨。
寒风死别歌,睥睨一世英。
不若专设诸,饮恨复吞声。
纵使杀一秦,宁无一秦生。
吕政方忘燕,忽作绕柱惊。
并吞势不已,举兵复有名。
扫平黄金台,故鼎入秦庭。
昔我渡易水,晚登燕子城。
投文吊田畴,思贤重屏营。
举事本道义,不系败与成。
为国恃刺客,夫岂豪英情。
送吴友直过吴门省亲
海阔天南不尽头,雁来岂为稻粱谋。
飘零骨肉怜杯酒,老病形骸恋破裘。
日暮片云劳望眼,天寒孤棹发行舟。
十年冷落江乡梦,愿借西风过橘州。
题渊明图
平生抱耿介,四海寡朋交。
凄其九日至,颇感颜发凋。
无酒醒对菊,风味乃更高。
谁识此时情,白云行远霄。
地主有佳饷,得之良已劳。
而我适邂逅,赴饮如沃焦。
永言大化内,朽质非所陶。
惟有饮美酒,一醉可千朝。
龙潭
盘磴脱交荫,平坛得高岑。
高岑不可攀,哀湍激幽音。
穷源岂不得,爽气来骎骎。
灵润发山骨,沮洳下崖阴。
为问石上苔,妙理谁曾寻。
乾坤有乾溢,此水无古今。
下有灵物栖,倒影毛发森。
东州旱连岁,呼龙动云林。
顾此百丈潭,岂无三日霖。
为霖此虽能,鞭策由天心。
日暮碧云合,空山深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