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其一》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其一》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勾馀一片土,畴昔清嘉

接叶诗书泽,连甍公相家。

鲛人蜃蛤,里井擅桑麻

七观遗文在,其言未是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畴昔(chóu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公相(gōng xiāng)的意思:指公众的评价和观感。

鲛人(jiāo rén)的意思:指能够在水中自由活动的人,比喻游泳技术高超的人。

连甍(lián méng)的意思:形容建筑物连续的屋檐。

七观(qī guān)的意思:七种观念或态度

清嘉(qīng jiā)的意思:指清秀美丽。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蜃蛤(shèn gé)的意思:比喻虚假的事物或虚伪的人。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相家(xiāng jiā)的意思:指善于相面、占卜的人或家族。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风貌,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与赞美。首句“勾馀一片土,畴昔最清嘉”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以“清嘉”二字表达了对这片土地往昔美好景象的肯定与怀念。

接下来,“接叶诗书泽,连甍公相家”两句,通过“诗书泽”和“公相家”这两个意象,展现了这片土地上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的辉煌。诗书泽象征着知识的滋润,公相家则代表了显赫的家族背景,两者结合,凸显了这片土地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

“鲛人富蜃蛤,里井擅桑麻”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片土地的自然风貌和经济活动。鲛人与蜃蛤,可能是指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或神话传说中的生物,而“里井擅桑麻”则直接点明了农业的繁荣,显示了这片土地的物产丰富和人民生活的富足。

最后,“七观遗文在,其言未是夸”总结了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强调了这些记录和故事的真实性,没有夸张之词,体现了对这片土地历史价值的客观评价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问里社近况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对这片土地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和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欧阳文忠公挽辞二首·其二

早向春闱遇品题,继从留幕被恩知。

何期濲水缄书日,正是椒陵梦奠时。

感旧绪言犹在耳,怆怀双泪谩交颐。

谁将姓字题延道,共立门生故吏碑。

(0)

和兖弟游湖上诸寺二首·其一

丛林四百见州经,尽在钱塘旧县坰。

十里湖光连北郭,千寻岩翠绕南屏。

松间幽径迎冠盖,竹里飞泉入户庭。

胜境无因朝日到,羡他禅伯老林扃。

(0)

北帐书事

北海蓬蓬气怒号,厉声披拂昼兼宵。

百重沙漠连空暗,四向茅檐捲地飘。

与日过河流水涸,行天畜物密云遥。

輶轩使者偏蒙福,夙驾阴霾斗顿消。

(0)

皇帝閤春帖子六首·其一

乘震司春令,先天布政经。

人时颁凤历,农事视龙星。

(0)

宣甫随行有端石茶匣甚佳道中为仆夫所损某见之谓微瑕无伤寻蒙送示有二绝句依韵拜答·其二

镌砻圭角制尤精,岂为微瑕用便轻。

且赏岩珍终耿介,休思人事有亏成。

(0)

自述一首

舂粮了朝炊,细大供十口。

身穷两脚健,天意非汝厚。

前年取荆钗,颇不窥户牖。

甘心似黔娄,习气除夙有。

今年长一女,自省称父母。

方其我少时,岂意今老丑。

时平米谷贱,兄弟仍聚首。

先人敝庐在,清话辰徂酉。

盍簪到诸雏,千指谅非久。

居然小世界,荣悴同一朽。

去城不三里,经岁绝奔走。

登门亦无宾,老树堪尚友。

青毡古家法,迍贱当自守。

能甘此中泉,不饮富人酒。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