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近腊边树,人如定后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诗人独处空斋的寂寥心境。首句“索莫空斋里”,点明了环境的空旷与诗人的孤独。接着,“愁多废寝兴”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愁绪而难以安寝的状态,生动地展现了内心的沉重与挣扎。
“霏霏拂槛雾”和“飒飒受风灯”两联,运用了细腻的自然景象来衬托诗人的内心世界。雾气轻拂窗栏,灯光在风中摇曳,这些意象不仅渲染了冬日夜晚的静谧与寒冷,也暗示了诗人情绪的波动与不安。雾与风,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诗人情感状态的隐喻。
“节近腊边树”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更迭巧妙结合,腊月的临近,树木的凋零,既是季节变换的自然现象,也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岁月的流逝,给诗人的内心带来更深的感慨。
“人如定后僧”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超脱的对比。诗人将自己比作“定后僧”,即经过一番内心的平静与修行后的僧侣,暗示自己在面对生活的困苦与孤独时,试图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一种超然的状态。
最后,“凄然一榻内,形影淡相凭”两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榻上的场景,形影相吊,既表现了物质上的孤独,也反映了精神上的寂寞。这里的“凄然”二字,直击人心,深刻地传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孤独而深沉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自我超越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
五岳先生,天原付、一双高屐。
端只为、几篇诗句,漏伊消息。
空自挂冠神武外,依然乞食铜驼陌。
记玉鞭、环佩夜朝天,空陈迹。青鬓在,还垂白。
血泪洒,都成碧。叹帝城宫树,夕阳秋色。
明日酬他迁谪恨,西风战尽英雄策。
唤白云、随我共归来,人方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