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语绝句·其二十四》
《论语绝句·其二十四》全文
宋 / 张九成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仁智从来不可分,动中机向静中存。

自然形体增损不要犹添斧凿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要(bú yào)的意思:表示拒绝、不同意或不愿意做某事。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斧凿(fǔ záo)的意思:用斧头和凿子进行雕刻,比喻精雕细琢、精心打磨的工作。

仁智(rén zhì)的意思:仁慈和智慧的结合。

形体(xíng t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外貌、形态。

增损(zēng sǔn)的意思:增加和减少,损失和盈利。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不可分(bù kě fēn)的意思:形容关系密切,无法分离或分割。

斧凿痕(fǔ záo hén)的意思:指事物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不断的改进才能达到优良的境地。

注释
仁:道德和智慧。
智:智慧。
从来:自古以来。
不可分:紧密相连,不分彼此。
动中:在动态变化中。
机:关键,奥秘。
静中:静止状态。
存:存在。
自然形体:事物的本来形态。
难增损:很难改变或增加。
不要:不需要。
犹:还,仍然。
添:添加。
斧凿痕:人工雕刻的痕迹。
翻译
仁德智慧自始至终不可分割,动态中蕴含着静止中的关键
事物的自然形态难以增加或减少,无需刻意雕琢以免留下人工痕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其二十四)》。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蕴含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仁智从来不可分”一句,表达了作者认为仁与智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人性理想。这两者在儒家思想中被视为修身齐家的重要品质,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石。张九成通过这句话强调了仁智并重的道德追求。

“动中机向静中存”则揭示出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在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是非常重要的。这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即在纷扰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寻求一种平衡与和谐。

“自然形体难增损,不要犹添斧凿痕”这两句诗,则是在强调顺应自然,不做无谓的改变。这里所说的“自然形体”,可以理解为保持本真的自我,避免外界的过度修饰或人为的改造。而“不要犹添斧凿痕”则是告诫人们不要在原本完美的自然之上刻意添加什么,这种行为不仅无益,反而可能造成破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德和自然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内心平和与自我本真的珍视。这既是儒家思想的一个缩影,也是作者个人修养的一种展现。

作者介绍

张九成
朝代:宋

(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 
猜你喜欢

会故人二首·其一

江南江北每淹留,懒听寒蝉噪暮秋。

句里岂能窥鲍谢,暗中聊解识曹刘。

清如老鹤翻秋露,快似神驹略九州。

只恐蛟龙得云雨,未容莲社与僧游。

(0)

湖上客舍睡起

湿云冉冉树藏鸦,秋岸无人小艇斜。

细雨入帘新睡起,晚□吹落木犀花。

(0)

和杜叔高相约湖上韵

湖上朝市两忘言,胜趣何须频出门。

要并雪岩寻酒伴,更从梅隐觅诗魂。

风低雁溆数行影,烟障凫波几叠痕。

此意古来谁领得,可无同调与同论。

(0)

句·其一

煖分煨芋火,明借绩麻灯。

(0)

句·其十

见说周颙誇早韭,斲烟锄雨幸时分。

(0)

题雪巢

巢馀太古雪,人有正始风。

头如雪絮白,面作春桃红。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