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回千树出,天转两崖通。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行 庆 关 宋 /宋 庠 洛 郑 东 西 接 ,河 山 表 里 雄 。岭 回 千 树 出 ,天 转 两 崖 通 。虎 圈 周 原 绿 ,敖 仓 汉 粟 红 。今 无 杨 仆 恥 ,四 海 是 关 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敖仓(áo cāng)的意思:形容言辞激烈,气势汹汹,威风凛凛。
表里(biǎo lǐ)的意思:指外表和内心不一致。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关中(guān zhōng)的意思:关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中心地带。
河山(hé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领土。
虎圈(hǔ quān)的意思:指围住虎的圈子,比喻陷入困境或被敌人困住。
山表(shān biǎo)的意思:形容外表看起来平静、安宁,但内心却隐藏着强烈的愤怒或怨恨。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周原(zhōu yuán)的意思:指人们所共知的古代中国的一处地名,也用来比喻人们共同认可的事物或观念。
- 翻译
- 洛阳和郑州东西相连,河山壮丽,显示出内外的雄伟气象。
山岭回环,千树苍翠,天空旋转,两边的崖壁相通。
周原上老虎出没的区域如今一片翠绿,敖仓储存的粮食如火般赤红。
现在没有了杨仆那样的耻辱,四海之内皆可视为关中的范围。
- 注释
- 洛郑:指洛阳和郑州。
接:连接。
河山:河流和山脉。
表里:内外。
雄:雄伟。
岭回:山岭回环。
千树:成千上万棵树。
出:显现。
天转:天空旋转。
两崖通:两边的崖壁相通。
虎圈:古代养虎之地。
周原:古地名,位于陕西中部。
绿:绿色。
敖仓:秦代粮仓。
汉粟:汉代的粮食。
红:红色,形容粮食堆积如火。
今无:现在没有。
杨仆:西汉将领,因失地而受责。
耻:耻辱。
四海:天下各地。
关中:古地区名,包括今陕西中部地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山河之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篇“洛郑东西接,河山表里雄”两句,勾勒出一副宏伟的山水画卷,将读者带入一个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中。这里的“洛”指的是洛阳,“郑”则是郑州,两地相连,形成了东西向的辉煌景象。
接着,“岭回千树出,天转两崖通”进一步渲染了山峦回绕、林木葱茏的生动画面。诗人以“岭”的蜿蜒曲折和“千树”的繁茂,以及天空在两侧崖壁间的流转,营造出一种自然与宇宙和谐共生的境界。
“虎圈周原绿,敖仓汉粟红”则是对历史文化的点睛之笔。这里,“虎圈”指的是古代军事设施,而“周原”则是周文王、武王兴起的地方;“敖仓”则是周朝的粮仓,储存着象征丰收的汉水谷物。这两句诗既描写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最后,“今无杨仆耻,四海是关中”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赞颂。这里的“杨仆”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英雄,而“四海是关中”则是在强调当下与古时相比,整个国家都如同雄伟壮观的关中地区一般,这里既有对过去英雄的缅怀,也有对现实国力的自豪。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山河美景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对自然美、历史伟业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被花恼.答畏卢
神仙美眷閟嫏嬛,消受隔帘妆晓。
纸阁疏梅破微笑。
明珠约颈,横波媚眼,静写销魂照。温宿梦,倚新娇。
愿人长寿花长好。魆地怯朝寒,孤负香衾怨天早。
巾宽泪律,酒碍歌程,结束閒烦恼。
任吹凉送暖傍东风,向飞絮,禅心證空妙。
祗一例,付与幽窗啼翠鸟。
扬州慢.送江逢辰归山
战鼓摧心,征尘涴泪,乾坤无限秋声。
望青山一发,又商略归程。
问摇落天涯倦客,十年尘梦,可也苏醒。
念故山兰蕙,背人一样凄零。
罗浮西去,有年时游屐曾经。
算醉眼看云,冷肠漱石,彀遣今生。
便拟诛茅天外,任人间憔悴兰成。
怕劫灰无赖,等闲惊起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