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遍野(biàn yě)的意思:遍布整个地区或场所,无处不在
差排(chà pái)的意思:指差遣、调遣、安排。
春信(chūn xìn)的意思:春天的消息,指春天来临的预兆。
丛丛(cóng cóng)的意思:形容密集、纷纷扰扰的样子。
何缘(hé yuán)的意思:缘分如何,为何
凌霜(líng shuāng)的意思:凌霜指的是能够在严寒的冬天中忍受住寒冷,继续前行的意志和毅力。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排调(pái diào)的意思:指整齐、有次序地排列。
平章(píng zhāng)的意思:指官员平日里对朝廷政务的处理,也可用来形容平时处理事务的能力。
七弦(qī xián)的意思:形容琴声优美动听。
三弄(sān nòng)的意思:指一个人连续三次重复同样的错误或过失。
檀晕(tán yūn)的意思:指香气扑鼻的意境,形容香气四溢或香味浓郁。
溪堂(xī táng)的意思:指山中的小溪和庭堂,比喻宁静、幽雅的环境。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鹧鸪天·其二 蜡梅》描绘了春天尚未完全到来时,蜡梅花独自开放在溪边的情景。"春信年来尚渺茫"表达出对春天消息的期盼,而蜡梅却已早早地在野外绽放,显示出其坚韧不屈的品格。"七弦欲下差排调,三弄拈来误倚腔"运用音乐的意象,暗示诗人试图以琴声赞美蜡梅,但技巧上稍有欠缺,未能准确传达其内在的美。
"檀晕紫,蜡烘黄"直接描绘蜡梅花的颜色,犹如檀木晕染出紫色,蜡烛般的黄色更显其鲜艳。"一般傲雪与凌霜"进一步强调蜡梅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特性,与冰雪抗争,象征着坚韧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何缘未识林和靖,试共平章孰肯降"表达了诗人遗憾自己未能像宋代文人林和靖那样深入理解和欣赏蜡梅,希望能有谁能与之比肩,共同赞赏这梅花的高洁。整首词通过蜡梅的形象,寓言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知己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