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二蜡梅》
《鹧鸪天·其二蜡梅》全文
明 / 俞彦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春信年来渺茫丛丛遍野溪堂

七弦欲下差排调,三弄拈来误倚腔。

檀晕紫,蜡烘黄。一般傲雪与凌霜

何缘未识林和靖,试共平章孰肯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遍野(biàn yě)的意思:遍布整个地区或场所,无处不在

差排(chà pái)的意思:指差遣、调遣、安排。

春信(chūn xìn)的意思:春天的消息,指春天来临的预兆。

丛丛(cóng cóng)的意思:形容密集、纷纷扰扰的样子。

何缘(hé yuán)的意思:缘分如何,为何

凌霜(líng shuāng)的意思:凌霜指的是能够在严寒的冬天中忍受住寒冷,继续前行的意志和毅力。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排调(pái diào)的意思:指整齐、有次序地排列。

平章(píng zhāng)的意思:指官员平日里对朝廷政务的处理,也可用来形容平时处理事务的能力。

七弦(qī xián)的意思:形容琴声优美动听。

三弄(sān nòng)的意思:指一个人连续三次重复同样的错误或过失。

檀晕(tán yūn)的意思:指香气扑鼻的意境,形容香气四溢或香味浓郁。

溪堂(xī táng)的意思:指山中的小溪和庭堂,比喻宁静、幽雅的环境。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鹧鸪天·其二 蜡梅》描绘了春天尚未完全到来时,蜡梅花独自开放在溪边的情景。"春信年来尚渺茫"表达出对春天消息的期盼,而蜡梅却已早早地在野外绽放,显示出其坚韧不屈的品格。"七弦欲下差排调,三弄拈来误倚腔"运用音乐的意象,暗示诗人试图以琴声赞美蜡梅,但技巧上稍有欠缺,未能准确传达其内在的美。

"檀晕紫,蜡烘黄"直接描绘蜡梅花的颜色,犹如檀木晕染出紫色,蜡烛般的黄色更显其鲜艳。"一般傲雪与凌霜"进一步强调蜡梅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特性,与冰雪抗争,象征着坚韧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何缘未识林和靖,试共平章孰肯降"表达了诗人遗憾自己未能像宋代文人林和靖那样深入理解和欣赏蜡梅,希望能有谁能与之比肩,共同赞赏这梅花的高洁。整首词通过蜡梅的形象,寓言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知己的渴望。

作者介绍

俞彦
朝代:明   籍贯:上元   生辰:公元一六0一年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0一年)进士。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猜你喜欢

送陈掌教

官到瓜期鬓已皤,好随诸少问銮坡。

一犀水怪燃初尽,白日青天照已多。

胡丈悟来当易退,冯唐老去欲如何。

苏庠但问蓬莱地,公有仙风道骨么。

(0)

赏臧有原西窗牡丹和韵

何处寻春得老迟,江南还有牡丹期。

可知邵子曾吟后,也到而今坐看时。

无极分明容我眼,太湖倾倒放公卮。

人间且问花真妙,千古能言更几诗。

(0)

用韵答提学沈先生·其三

早出樵云暮则还,山人行止亦青山。

谁知俯仰无穷意,不在风花一点间。

此处岂真忘帝力,故人当不笑吾閒。

相思可许溪云月,更在梅花活水湾。

(0)

公既去雨止风顺更有是作

我爱公来连日雨,公辞我去下江风。

谁知若此交游际,也有青天客主中。

诗在梅花还俗否,梦随春舫亦西东。

平生所得尼轲几,出处而今亦与同。

(0)

寄沈提学先生·其一

三年诗到楚江分,张栻求诗更奈君。

老面平生非故冷,山歌廊庙本难闻。

贫交揣尽惟当日,老硬消磨亦世纷。

可得更辞门外客,小楼春独盎花薰。

(0)

送陈孔章会试

万年天地几赓歌,机会明良奈此何。

圣主求才犹梦卜,有司拔俊岂蹉跎。

偶真天挺无双器,更此龙飞第一科。

老野泥金堪一字,江风舞烂破渔蓑。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