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徐汝思·其四》
《送徐汝思·其四》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主恩千骑防秋幕府遥临上谷愁。

今日故园客泪,谁知不是封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防秋(fáng qiū)的意思:预防秋天的到来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客泪(kè lèi)的意思:指客人离别时流的眼泪,表示客人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幕府(mù fǔ)的意思:指封建时代日本的军事政权,也泛指封建时代的军事政权。

迁客(qiān kè)的意思:指迁徙的人或群体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徐汝思(其四)》。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边关防秋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故园和迁客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感慨。

首句“主恩千骑入防秋”,描述了君王派遣大军驻守边疆的情景,表现了国家对于边防的重视与投入。接着,“幕府遥临上谷愁”一句,点出了主人公身处边关,面对遥远的幕府,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愁绪。这种愁绪不仅源于边关的艰苦环境,更可能包含了对战事的担忧、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感。

“今日故园迁客泪”,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这里的“迁客”指的是被贬谪或流放的人,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那些远离故土、饱受离愁之苦的人们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自己或许也有类似的遭遇或担忧,使得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一句“谁知不是为封侯”,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功名的复杂态度。在古代社会,封侯拜相往往被视为人生最高成就,但诗人却以疑问的方式提出,似乎在反思功名背后的真正意义。这既是对徐汝思即将踏上征途的关切,也是对自己乃至所有追求功名者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边关生活、家国情怀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过太原旧城

车书从此九区同,雉堞隳云百载空。

欲把金汤角天命,却惊禾黍满秋风。

虽馀墟落人烟悄,不改山河气象雄。

何必坏城心可坏,祖宗恩德浸无穷。

(0)

送刘易归洛

满怀经术欲谁传,却忆西归治洛田。

富贵苟求诚损义,圣贤难遇亦推天。

春风始入花王国,夜月长涵宓女川。

岩谷弓旌如未及,且凭诗酒作闲仙。

(0)

阅古堂八咏·其五药圃

堂下开畦植药苗,更将灵种悉名标。

吾心尽欲医民病,长得忧民病不销。

(0)

谢丹阳李公素学士惠鹤

高笼携得意何勤,玉树惭无可待君。

只爱羽毛欺白雪,不知魂梦托青云。

孤标直好和松画,清唳偏宜带月闻。

自有三山归去路,莫辞时暂处鸡群。

(0)

过虎北口

东西层巘郁嵯峨,关口才容数骑过。

天意本将南北限,即今天意又如何。

(0)

和解生中秋月

不为人间意,居然节物清。

银堂通夜白,金饼隔林明。

醉客尊前倒,栖乌露下惊。

悲欢今古事,寂寂堕荒城。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