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欹 器 图 唐 /刘 禹 锡 秦 国 功 成 思 税 驾 ,晋 臣 名 遂 叹 危 机 。无 因 上 蔡 牵 黄 犬 ,愿 作 丹 徒 一 布 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国功(guó gōng)的意思:指为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或功绩。
牵黄(qiān huáng)的意思:指牵引、牵连别人的事情,使其受到牵连或受到牵累。
税驾(shuì jià)的意思:指皇帝御驾亲临,也泛指高官显贵的到来。
危机(wēi jī)的意思:指危险和困难的关键时刻。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一布(yī bù)的意思:一布是指一块布料,比喻言辞直接、简单明了,没有修饰和掩饰。
牵黄犬(qiān huáng quǎn)的意思:指用狗牵引黄牛,比喻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注释
- 秦国:指秦朝。
税驾:征收车马税。
晋臣:指晋国的官员。
名遂:功成名就。
叹:感叹。
危机:对自己地位的担忧。
无因:没有机会。
上蔡:地名,这里借指隐居生活。
牵黄犬:典故,指隐居不仕。
丹徒:地名,今江苏镇江一带。
布衣:平民百姓。
- 翻译
- 秦国完成大业后考虑征收车马税,
晋国的大臣功成名就时感叹起自身的危机。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题欹器图》,通过诗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审美情趣。第一句“秦国功成思税驾”,借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长城、大兴土木之事,表达了对国家大业完成后的思考,以及对领导者重任所承担的关注。“晋臣名遂叹危机”则是通过晋文公以贤明闻名,但仍面临内忧外患的历史局面,来反映出古代政治家们即便声望显赫,也难免处于险境之中。
第三句“无因上蔡牵黄犬”中的“上蔡”,通常指的是古代某地名,但在这里更多可能是虚构的地点,用以表达诗人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生活的一种向往。同时,“牵黄犬”则增添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趣。
最后一句“愿作丹徒一布衣”,“丹徒”指的是古代某地区的居民,诗人表达了愿意成为那里的普通百姓,只求简单、平静地生活。通过“一布衣”的描写,更强化了这种愿望中的简朴与纯粹。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刘禹锡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理解,也透露出他个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平和安稳生活的一种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