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雾中山晓霁登顶其上有飞霞峰明月池》
《雾中山晓霁登顶其上有飞霞峰明月池》全文
明 / 胡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晓陟山巅霁色萦,碧云踏破紫云生。

应怜石髓劳仙饷,共看昙花隐鹿行。

峰出飞霞真作护,水流明月足为盟。

滕兰一去无消息倦客从谁问化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化城(huà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被征服,变得荒废、无人居住。

霁色(jì sè)的意思:霁色指的是天空在雨后放晴时的明亮和清澈的颜色。

倦客(juàn kè)的意思:指疲惫的旅客或客人。

流明(liú míng)的意思:形容光线明亮、清澈。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山巅(shān diān)的意思:山顶,山的最高处。

石髓(shí suǐ)的意思:指人的头骨或尸骨,也比喻人的遗骸。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昙花(tán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转瞬即逝。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紫云(zǐ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峰或云彩呈现出紫色,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峻峭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晨曦初照,诗人登山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首句“晓陟山巅霁色萦”,清晨时分,诗人攀登至山顶,只见天边余晖环绕,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接着,“碧云踏破紫云生”,描绘了云层间的层次变化,碧色的云朵仿佛踩破了紫色的云层,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

“应怜石髓劳仙饷,共看昙花隐鹿行”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事物赋予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欣赏。石髓劳仙饷,暗示了山中仙人的活动,而昙花隐鹿行,则描绘了短暂而美丽的自然现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峰出飞霞真作护,水流明月足为盟”进一步展现了山峰与流水的和谐共生,飞霞守护着山峰,明月则与流水结盟,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滕兰一去无消息,倦客从谁问化城”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滕兰一去,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事物或时光已逝,而倦客寻求化城,却无人可问,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晨光初照的美景,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胡直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淳熙七年春帖子.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閤六首·其六

一气暗随鸾辂动,万祥给会衮衣朝。

康衢歌吹东风里,满听儿童善祝尧。

(0)

嘉定甲戌正月以金部郎分阃东淮正当金虏弃巢南奔之时人不愿往以君命不敢辞首尾五年而不得代戊寅腊月以少蓬召而病且衰矣自知不堪世用决意南归舟次豫章三疏丐闲而不得请幡然东下舣棹南康重湖阁夜梦人告之曰死于庐山之下觉而识其事并以小诗谢山神

来到庐山日日阴,斜风细雨乱云深。

移舟夜壑人閒世,荷锸春郊物外心。

要把封疆安社稷,谁教轩冕换山林。

殷勤招隐知深意,五老朝来露玉簪。

(0)

僧房夜坐

万枝松里一篝镫,知是山房第几层。

静夜数声清磬响,上方应有诵经僧。

(0)

思归

忽忽已秋杪,言归欣有期。

节物想吾庐,青蕊繁东篱。

流匙白云子,蘸甲黄鹅儿。

对此忆羁旅,多应歌式微。

喜慰倚门心,愁消举案眉。

稚子闹檐隙,绕膝牵人衣。

归兴念如许,兼程犹苦迟。

明朝秋色里,乌帽风披披。

(0)

言怀

归去东皋独荷犁,笔床书卷有儿持。

一无可意身将老,百不如人心自知。

梦寐摩娑元结颂,经从省忆少陵诗。

体肤饿尽天应错,依旧臞然山泽姿。

(0)

读谢章奏疏赋朝阳吟

岷峨秃如赭,江汉浊如泔。

云何只隔夜,泼黛挼青蓝。

得非气沆砀,祝融困西戡。

秋风抗手谢,天公吾敢贪。

此邦旧崛奇,神气虎眈眈。

山为万仞高,水作千尺涵。

尔来遽一变,风景殊不堪。

月堕鸡不晨,露警鹤犹鼾。

长毕绶若若,修缗府潭潭。

坐令死瓦色,空濛亘西南。

划闻卷阿奏,翠凤鸣孤岚。

尹氏谁敢指,家父独纵谈。

三十六峰下,有此奇伟男。

戛摩参井燄,刬磢山川惭。

予方感嫠纬,耳此距跃三。

作歌为贾勇,罪我如饴甘。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