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楚泽:楚地的湖泊沼泽,此处比喻作者所处的困境或流浪之地。
波中梗:如同水中漂浮的断枝,比喻作者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
君:指已故之人。
咸阳泉下泥:咸阳,古都名,这里代指墓地;泉下泥,墓穴中的泥土,比喻死亡。
百事无心: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或心思,心情极度沮丧。
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或两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此指凄清的时节。
身将:伴随着。
稚女:年幼的女儿。
帐前啼:在帐篷或居所前哭泣,表现极度的悲伤。
- 翻译
- 我如浮萍随波在楚地泽国漂流,您却已化为咸阳坟下的尘泥。
面对世事心如死灰正值寒食节,我带着年幼的女儿在帐前哭泣。
- 鉴赏
这首诗是元稹在唐朝所作,名为《六年春遣怀八首(其六)》。现在我们来细致分析这四句话:
1. 我随楚泽波中梗 - 这句表达了诗人随着江水的流动而行,与自然和谐共处。"楚泽"指的是楚地的水泽,而"波中梗"则形象地描绘出水中的植物,如菰、荇等被波涛所裹,隐喻着诗人在世俗纷争中的无奈与随波逐流。
2. 君作咸阳泉下泥 - 这句话中的"君"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亲近的人。"咸阳"是古代都城,也常用来泛指长安一带,"泉下泥"则暗示着这位朋友可能处于低微的地位,或是被尘世的污浊所掩盖。
3. 百事无心值寒食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百态都已淡然,无欲无求。"寒食"原本是清明时节不用火煮食物的习俗,转喻指春天的食物,也象征着简单、纯净的生活态度。
4. 身将稚女帐前啼 - 这句描绘出诗人现实中的生活状态,与年幼的女子(可能是妻子或侍女)在帐幕之内,共享温馨时刻。"啼"字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笑声和亲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命运的关怀,以及自己平淡生活的满足感。在唐代文学中,此类抒情诗歌常用以寄托个人情感及社会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山亭
新得天台古涧藤,强扶衰疾蹋崚嶒。
登高临远虽多感,叹老嗟卑却未曾。
纸上是非难尽信,人间祸福有相乘。
早知等是枯鱼肆,乞水何须望斗升。
雨中明庆赏牡丹
霏霏雨露作清妍,烁烁明灯照欲然。
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著酥煎。
白帝庙
朔风催入峡,惨惨去何之?
共指苍山路,来朝白帝祠。
荒城秋草满,古树野藤垂。
浩荡荆江远,凄凉蜀客悲。
迟回问风俗,涕泗悯兴衰。
故国依然在,遗民岂复知。
一方称警跸,万乘拥旌旂。
远略初吞汉,雄心岂在夔。
崎岖来野庙,闵默愧当时。
破甑蒸山麦,长歌唱竹枝。
荆邯真壮士,吴柱本经师。
失计虽无及,图王固已奇。
犹馀帝王号,皎皎在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