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天台道友》
《寄天台道友》全文
唐 / 卢士衡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相思遥指玉霄峰,怅望江上阻万重。

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

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

且住人间圣教,莫思天路便登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登龙(dēng lóng)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者取得重要成就。

法鼓(fǎ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且住(qiě zhù)的意思:暂时停下来,不要急于行动或下结论。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圣教(shèng jiào)的意思:指道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或团体。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天路(tiān lù)的意思:指通往天堂的道路或通向成功的道路。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遥指(yáo zhǐ)的意思:远距离指向,用手势或目光指向远处。

玉霄(yù xiāo)的意思:指高山的顶峰,也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或地位极高。

玉霄峰(yù xiāo fēng)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士衡的《寄天台道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佛法修行的向往。诗中“相思遥指玉霄峰”一句,以玉霄峰为参照点,传递了对远处友人的深切思念;“怅望江上阻万重”则描绘了隔绝的境况,增添了一份渺小与无奈。诗人通过提及曾经听闻法鼓和疏钟,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教修行的向往和追求。

"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两句中,“别来”指的是分别之后,而“餐柏”即古人传说中仙人食用柏叶以求长生之意,此处象征着精神上的寄托和超脱尘世的愿望;而“吟处将谁对倚松”则是在询问在何处吟诵,面对着哪一株苍翠的松树,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

最后两句“且住人间行圣教,莫思天路便登龙”,诗人劝告友人要在人间传播佛法(圣教),并警示不要急于追求升入仙界之道,表达了一种平和谨慎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联想和佛学修行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向往,以及对于友情和精神追求的珍视。

作者介绍

卢士衡
朝代:唐

卢士衡(?~?),字号不详,疑为江南人。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丁亥科黄仁颖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卢士衡曾游天台、钟陵。在《全唐诗》中有卢士衡诗七首。其中有《寄天台道友》:“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另有《灵溪老松歌》、《游灵溪观》、《花落》、《钟陵铁柱》、《僧房听雨》、《题牡丹》。寄情花草山水之间。据记载有“集一卷,今不传”。另有卢士衡诗二首补遗。分别为《松》和《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著有《卢士衡集》一卷。
猜你喜欢

微雨三首

雨丝条脉脉,雨点泪浪浪。
无处堪回首,如何不断肠。

(0)

为施衢州作超览堂诗三首

为州古云乐,今盖异昔时。
看公振规模,于古端似之。
乃知用有余,如体运四肢。
苟能尽此道,天下何难治。

(0)

文叔转送畏知初到长沙寄诸弟及示同志二诗次

山林容我病,道路忆君长。
忽枉潇湘句,中含屈宋香。
细参同晤语,深卷胜书行。
归棹知非远,胡为苦念乡。

(0)

五月十七日谒伏波庙四首

仰视飞鸢始欲愁,要之乐死胜怀忧。
功名慷慨吾无志,所愿平生马少游。

(0)

戏作梅花六言未就而得兰一盆并颂之三首

绝叹园林枯杭,顿惊溪谷精神。
两鬓我终如雪,数花渠可回春。

(0)

在伯考试未归有怀

木落山空君未归,我行江山几依依。
山空木落有佳处,政尔待君相发挥。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