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弹铗长依孟,自不工竽漫说齐。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呈 德 基 兼 呈 王 侍 郎 宋 /李 处 权 书 生 卧 病 久 无 衣 ,不 意 临 衰 厌 鼓 鼙 。乡 信 略 无 鸿 雁 到 ,客 愁 惟 有 杜 鹃 啼 。谁 怜 弹 铗 长 依 孟 ,自 不 工 竽 漫 说 齐 。我 亦 漂 流 费 耘 业 ,看 君 文 字 照 浯 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意(bù yì)的意思:意料之外,出乎意料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鹃啼(juān tí)的意思:形容哭声凄厉悲伤。
客愁(kè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他乡或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略无(lüè wú)的意思:稍微没有、稍有不足
漫说(màn shuō)的意思:随便说、胡说八道
漂流(piāo liú)的意思:指人或物随水流漂泊流动,没有固定的归属地或目的地。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卧病(wò bìng)的意思:指因病而卧床不起。
浯溪(wú xī)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
无衣(wú y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没有足够的衣物。
乡信(xiāng xìn)的意思:指乡村之间的书信往来。也用来比喻亲友之间的书信往来。
- 注释
- 书生:指读书人。
病:疾病。
衣:衣物。
衰:衰老。
鼓鼙:战鼓。
乡信:家书。
鸿雁:古代传信的鸟。
客愁:旅居的忧愁。
杜鹃:鸟名,叫声凄凉,常引人思乡。
弹铗:典故,冯谖弹剑而歌,表示怀才不遇。
孟:指孟尝君,战国时期的人物。
工竽:擅长吹竽,比喻技艺高超。
齐:指齐国。
漂流:漂泊不定。
费:荒废。
耘业:耕读生活。
君:你。
文字:文章。
浯溪:地名,在湖南,这里代指诗人的读者。
- 翻译
- 长久患病的书生没有衣物,出乎意料在垂暮之年厌恶战鼓声响起。
家乡的音信全无,连鸿雁也未曾带来,客居他乡的忧愁只有杜鹃鸟的哀鸣陪伴。
无人理解我像冯谖般弹铗长叹,自知技艺平庸却仍妄言比肩齐湣王。
我也漂泊在外,荒废了耕读生涯,唯有欣赏你的文章照亮浯溪的夜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生在贫病交加中所遭受的困顿和孤独。开篇“书生卧病久无衣”,直接揭示了主人公的艰难处境,久病且缺乏衣物。紧接着,“不意临衰厌鼓鼙”则表达了一种出乎意料之外的惊讶和悲哀,仿佛在说,即便到了老年也不得安宁。
“乡信略无鸿雁到”,乡间消息断绝,没有鸿雁传书,这里鸿雁往往象征着书信。诗人借此表达了与外界的隔绝和对信息的渴望。而“客愁惟有杜鹃啼”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甚至连鸟鸣声都成为了他唯一的情绪寄托。
中间两句,“谁怜弹铗长依孟,自不工竽漫说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自嘲。弹铗即古代乐器之一,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期待或等待,而“谁怜”则表示没有人理解或怜悯他的境遇。后半句则是说自己不擅长吹奏竽,故而对齐国的音乐(说齐)也不再多言。
最后两句,“我亦漂流费耘业,看君文字照浯溪”,诗人的生活如同漂泊无定,所从事之事皆成徒劳。而“看君文字照浯溪”则是对德基兼呈王侍郎的赞美之词,称颂其文章光彩夺目,如同照亮了浯溪。
整首诗情真意切,语言淡雅而深沉,通过书生个人遭遇的叙述,展现了宋代士人在社会变迁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