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宫词·其二十三》
《宫词·其二十三》全文
宋 / 王仲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汉殿东风弄晓晴,百花烘日近清明

披香博士华发,教得六宫歌舞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博士(b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也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六宫(liù gōng)的意思:六宫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后宫,也指妃嫔宫廷。

披香(pī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四溢、芳香弥漫。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注释
汉殿:指汉代的皇宫。
东风:春风。
晓晴:清晨的晴朗天气。
百花烘日:各种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绚丽。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也形容春光明媚。
披香博士:古代官职,负责掌管香料和宫廷祭祀。
华发:白发,指年老。
六宫:古代皇后居住的后宫,这里泛指宫廷。
歌舞成:歌舞技艺高超,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
翻译
汉朝宫殿沐浴着早晨的东风,天气转晴,百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临近清明时节。
如今的披香博士已白发苍苍,但他教导下的宫廷乐师和舞者技艺精湛,使得整个后宫都充满了歌舞之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宫中活动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繁华生活的赞美之情。

"汉殿东风弄晓晴"一句,以轻柔的东风和初升的朝阳为背景,勾勒出一个清新脱俗的早晨场景。汉殿作为古代宫殿的代表,此处象征着权力与尊贵的中心。而“东风”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生机与温柔的意义,这里则更增添了一份和煦。

"百花烘日近清明"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春天万物复苏,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而阳光透过花间,将这份生机映照得更加鲜明。这两句共同营造出一个生气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

"披香博士今华发"一句,诗人转向宫中生活。"披香博士"指的是宫中的侍女或学士,她们今日衣着华丽,参与各种活动。这不仅展示了她们的美丽,更象征着文化艺术的繁荣。

最后,"教得六宫歌舞成"则是对这一切活动的高潮。"六宫"在此特指皇帝后妃居住的地方,而“歌舞成”则表明这些教育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一句不仅展示了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更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文治景象的向往与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闲适、繁华与艺术气息交融的意境,是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作者介绍

王仲修
朝代:宋

王仲修,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徙家开封。圭子。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八年,以著作佐郎为崇文院校书。同知太常礼院(《宋会要辑稿》卷选举三三之一四)。元丰四年(一○八一),坐谒告淮南时所为不检,冲替(同上书职官六六之一五)。七年,为著作佐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八)。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勒停。元符三年(一一○○),为其父王圭诉冤,尽复圭故官谥赠。事见《东都事略》卷八○《王圭传》。
猜你喜欢

海南碧琉璃瓶

手持苍翠玉,终日看无足。

秋天长在眼,春水忽盈掬。

莹然无埃尘,可以清心曲。

有酒自此倾,金樽莫相渎。

(0)

子夜四时歌.秋

惨淡秋云高,萧瑟西风起。

坐感岁华迁,悲歌泪如水。

(0)

春日行

莺啼花笑清明天,黄金买酒斗十千。

良时恣意一酩酊,醉倒扶起南堂眠。

须臾更深残酒醒,明月当窗风气冷。

閒愁万绪从中来,几欲长号泪如绠。

(0)

泊舟姑孰堂

崎岖遵狭港,托庇倚葭芦。

泊舟姑孰堂,乃在溪上居。

此溪来处远,东引丹阳湖。

微风起天外,爽气得秋初。

而我尚厌暑,卷帘心不舒。

蓬头赤两脚,踯躅绕四隅。

坐砌未为惬,偃身卧碑趺。

中宵倦摇箑,流汗落衣裾。

因观今则然,自问昔何如。

人情有未足,不见有有馀。

(0)

墙东新圃

平时乃粪壤,此日遣杷锄。

岂徒植花卉,兼列果与蔬。

去家无百步,幽境若村墟。

君公兹避世,聊慰忆荒庐。

春风寻细草,夜月倚高梧。

穿垣置小户,直接东城隅。

(0)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其十七百花桥

花满红桥外,寻芳未渡桥。

春风相调引,已有异香飘。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