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纸衾韩中父·其二》
《送纸衾韩中父·其二》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了知梦境虚妄妄念常从梦处开。

败子道心因此梦,梦成还我纸衾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败子(bài zǐ)的意思:指道德败坏、品行不端的人。

常从(cháng cóng)的意思:常常效法、学习。

了知(le zhī)的意思:了解、知道

梦境(mèng jìng)的意思:指睡觉时产生的幻想、幻境,也泛指虚幻的境界或美好的幻想。

妄念(wàng niàn)的意思:指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的想法、念头。

虚妄(xū wàng)的意思:虚假而妄自尊大的表现。

因此(yīn cǐ)的意思:因此表示根据前面所述的原因或情况,所以得出的结论或结果。

纸衾(zhǐ qīn)的意思:纸衾是指用纸做的被褥,比喻贫寒、简陋的生活环境。

子道(zǐ dào)的意思:指儿子学习父亲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名为《送纸衾韩中父(其二)》。诗中探讨了梦境与现实、妄念与道心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了知梦境皆虚妄”,点明了诗人对于梦境本质的认识——它们不过是虚幻的存在,并非真实。接着,“妄念常从梦处开”进一步阐述了梦境与妄念之间的联系,暗示梦境是妄念滋生的温床。

“败子道心因此梦”,这一句揭示了梦境对个人心灵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迷失方向、行为不当的人(败子),梦境可能成为引导他们反思自我、回归正道的契机。通过梦境,他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选择,从而唤醒内心的道心。

最后一句“梦成还我纸衾来”,以具体的事物——纸衾作为象征,表达了梦境结束后的现实回归。纸衾在这里可能寓意着生活的必需品或某种寄托,暗示在经历了梦境的反思后,人们需要回到现实生活中,继续面对并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即无论梦境如何虚幻,最终都要回归到脚踏实地的生活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妄念与道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体如何在虚幻与真实之间寻得平衡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春思

七十老翁身退耕,可怜未减旧风情。

典衣取酒那论价,秉烛看花每到明。

江浦时时逢画楫,寺楼处处听新莺。

此生无复阳关梦,不怕樽前唱渭城。

(0)

幽事

萧然四壁野人家,幽事还堪对客誇。

快日明窗闲试墨,寒泉古鼎自煎茶。

桐凋无复吟风叶,蘋老犹残泣露花。

万里封侯真已矣,只将高枕作生涯。

(0)

识喜

本自怕沾京洛尘,固应不吐相君茵。

偶逃鼍作鲸吞地,幸保诗狂酒病身。

傲世曾歌楚人凤,著书久绝鲁郊麟。

山村且试筇枝兴,风月秋来正一新。

(0)

初秋书感

流年冉冉不容追,馀息厌厌只自知。

马革裹尸违壮志,鹿门采药卜幽期。

林蝉委蜕仙何远,巢燕成雏去已迟。

触事尔来多感慨,北窗闲赋早秋诗。

(0)

作梦

作梦今逾七十年,平生怀抱尚依然。

结茅杜曲桑麻地,觅句灞桥风雪天。

骠骑向来求作佛,淮南末路望登仙。

世间妄想何穷尽,输与山翁一醉眠。

(0)

过六和塔前江亭小憩

断岸孤亭日莫时,栏边聊试葛巾攲。

偶观挂席乘潮快,便觉悬车纳禄迟。

痛饮相如无奈渴,清言叔宝不胜羸。

年来亲友凋零尽,惟有江山是旧知。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