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延祐残碑复名甘泉洞亭曰甘泉亭诗》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名为《据延祐残碑复名甘泉洞亭曰甘泉亭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残断摩挲延祐碑”,描绘了诗人抚摸着残破的延祐碑,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延祐碑可能是指延祐年间(元朝)的石碑,这里的“摩挲”不仅指触摸的动作,也隐含着对历史痕迹的细细品味和思考。
接着,“甘泉石下岂人为”,诗人将目光转向甘泉石下,提出疑问:难道这甘泉石下的景象是人为创造的吗?这里通过反问,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神秘与不可复制性,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后两句“祇应题复甘泉洞,笑共山灵一语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只有在甘泉洞处题字,才能与山中的灵性相呼应,共享一种超越世俗的对话。这里的“山灵”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神灵,也可视为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通过与山灵的“一笑”,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尊重、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微妙联系的独特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