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帖子·其一皇帝阁》
《端午帖子·其一皇帝阁》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赫赫(hè hè)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的样子。

华夷(huá yí)的意思:指中国与外国的对比。华指中国,夷指外国。

节传(jié chuán)的意思:指传承正统,保持纯洁的道德品质。

令节(lìng jié)的意思:指君主下令的节日。也用来形容君主的诏令。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日永(rì yǒng)的意思: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指事物逐渐好转或发展。

圣时(shèng shí)的意思:指在特定的时刻或时期,某种事物具有圣洁、神圣的特性或价值。

休祥(xiū xiáng)的意思:指不好的预兆消失,吉祥的征兆出现。

炎图(yán tú)的意思:指火势旺盛的火焰。

注释
令节:节日。
传:流传。
千古:千秋万代。
休祥:吉祥之事。
属:属于。
圣时:神圣的时代。
炎图:盛世。
如:犹如。
日永:永恒照耀。
赫赫:显赫。
照:照耀。
华夷:华夏与四夷。
翻译
节日的精神流传千秋万代,吉祥之事属于神圣的时代。
盛世犹如太阳永恒照耀,显赫光辉普照华夏与四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标题为《端午帖子(其一)皇帝阁》。诗中表达了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赞美和对圣明时代的歌颂。"令节传千古"强调了端午节作为历史悠久的重要节日,"休祥属圣时"则寓意在当今圣明的时代里,节日带来了吉祥与福祉。"炎图如日永"运用比喻,将国家繁荣昌盛比作太阳永恒照耀,"赫赫照华夷"进一步描绘出这种光芒普照中华大地以及周边国家的景象。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盛世佳节的喜悦和对国家强盛的自豪之情。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挽亡弟豫九制参诗

山园有佳树,生处本同枝。

客土何年异,孤根两处移。

西栽种岭下,东植霅溪湄。

君壮方逢世,吾衰久忤时。

丘园甘寂寞,门户倚扶持。

乘障能名著,参筹婉画奇。

平生境虽顺,末路数终奇。

屡厄枭鸣暴,仍遭马踶危。

客魂翔寓里,旅榇出京师。

雁泽羁孤影,鸰原踯躅悲。

殚予暮光景,恤汝众孤嫠。

临穴万行泪,九原知不知。

(0)

次韵詹丞贺得祠

我生天地间,自笑一疣物。

燕蝠争晨暝,龙蠖安伸屈。

三度侣黄冠,十载谢丹绂。

无学陪旃厦,无才演纶綍。

晨策恣幽探,午窗饶睡兀。

平生正坐口,自使穷到骨。

纷纷蝶争春,悄悄蟆啖月。

从来彭泽琴,不胜昭阳羯。

安有冷笑姿,可入艳阳节。

积年几穴床,经旬不踰闑。

时逐志和风,惯卧袁安雪。

初无子公书,谁其项斯说。

忽令管龙宫,传闻从雁帛。

还来弄香火,幸不废书册。

偷閒容我辈,用世付时哲。

鹏鴳各逍遥,何烦较优劣。

(0)

溪石呈李思道

共坐溪边石,溪清心自凉。

鱼惊烟艇过,鸥笑野人忙。

细草侵衣绿,飞花点鬓香。

东风尘暂息,拍手送斜阳。

(0)

酹江月.灵岩吊古

万岩灵秀,拱崇台飞观,凭陵千尺。

清磬一声帘幕冷,无复宫娃消息。

响屟廊空,采香径古,尘土成遗迹。

石闲松老,断云空锁愁寂。

专宠谁比轻颦,楚腰吴艳,一笑无颜色。

风月荒凉罗绮梦,输与扁舟归客。

舞阕歌残,国倾人去,青草埋香骨。

五湖波淼,远空依旧涵碧。

(0)

祝英台近·其二

一窗闲,孤烬冷,独自个春睡。

绣被熏香,不似旧风味。

静听滴滴檐声,惊愁搅梦,更不管、庾郎心碎。

念芳意。一并十日春寒,梅花煞憔悴。

懒做新词,春在可怜里。

几时挑菜踏青,云沈雨断,尽分付、楚天之外。

(0)

同父送松江蟹

人间宁有几松江,蟹到强时橙也黄。

非是龟蒙无此隽,自从茂世孰为忙。

乾坤大半渔为宅,雪月从头笔做床。

不读晋书谁了此,晋书曾读也苍茫。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