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公历4月4日或5日,祭扫先人,缅怀故去的亲人。
将近:快要到来,接近。
春时节:春季的时令,万物复苏的季节。
- 翻译
- 清明时节将近,春天来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的景象,通过对清明时节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苏醒后的生机与美好。"清明将近春时节"一句,简洁而富有意境,表达了季节更迭和时间流转的诗人感受。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指的是冬去春来的过渡期,这个时候万物复苏,是大自然最美好的时刻。
在这短暂的两句诗中,诗人没有使用复杂的辞藻或深奥的意象,却能让读者感受到早春的清新与生机。诗中的语言质朴而不失雅致,情感真挚而不着痕迹,这正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以简约之笔触绘出丰富意境的特点。
此外,由于这首诗没有具体的情节或人物,也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它更像是一幅简洁的山水画,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样的写作方式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文以载道”的宗旨,即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达深远的哲理和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意有未尽再题二律
奇才知遇感先皇,晚岁邅回徙瘴乡。
万里岭南余涕泪,千秋海外有文章。
采风手校《居儋录》,醉月心悬载酒堂。
一事类公差不恨,七年供奉殿西廊。
要使天骄识凤麟,读公诗句气无伦。
岂期变法纷朝政,差免书名到党人。
修怨古闻章相国,推恩今见宋宣仁。
过书举烛明何在,削牍真惭旧侍臣。
月夜溪桥散步·其一
皎月自东升,光照千山昼。
长桥蹑飞空,倒影泻奔溜。
寒潭净泥沙,岩崩石骨瘦。
波痕浸虚白,表里尽通透。
幽人一散步,惜此光明候。
万籁浩无声,木末严风逗。
数舟依浅濑,明灭镫如豆。
欲去闻清讴,余响入遥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