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
《雪》全文
金 / 冯延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破寒无那,庭空雪已深。

山川旧观松柏贞心

冻雀争遗粒,栖鸦点莫林。

携琴访溪友,清兴忆山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冻雀(dòng què)的意思:形容寒冷到极点,连鸟儿都冻死。

旧观(jiù guān)的意思:旧观指的是陈旧、过时的观念或看法。

破寒(pò hán)的意思:打破寒冷,解冻

栖鸦(qī yā)的意思:指栖息在树上的乌鸦,比喻没有固定职业、无所事事或游手好闲的人。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无那(wú nà)的意思:没有那么;并非如此

溪友(xī yǒu)的意思:指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朋友。

贞心(zhēn xīn)的意思:指坚定不移的忠诚心,不受外界诱惑或干扰的心灵纯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下的凄冷与静谧,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情的渴望。首句“屋破寒无那”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屋檐下寒风凛冽、屋内寒冷难耐的情境,暗示了主人公身处逆境的无奈与苦楚。接着,“庭空雪已深”一句通过庭院中积雪深厚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寂静与寒冷。

“山川非旧观,松柏见贞心”两句,将视线从近处的庭院转向远处的山川,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景象的不同,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类变迁的感慨。松柏作为坚韧不拔的象征,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坚守正直、不屈不挠品质的向往。

“冻雀争遗粒,栖鸦点莫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图景:在严寒中,小鸟们为了生存而争抢食物,乌鸦则栖息在树梢上,形成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这一场景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通过动物的行为反衬出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携琴访溪友,清兴忆山阴”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他打算携带琴弦,前往溪边探访好友,以此寻求精神上的共鸣与慰藉。这里的“山阴”可能指的是诗人记忆中的美好之地,或是某种理想化的境界,体现了他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严冬和生活困境时的孤独与坚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精神寄托的渴望。

作者介绍
冯延登

冯延登
朝代:金

冯延登(1175年—1233年),字子骏,号横溪翁,吉州(今山西吉县)人。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中进士。贞祐二年(1213年),担任河中府判官、兼任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兴定五年(1221年),进入国史院担任编修官,任太常博士。元光二年(1223年),管理登闻鼓院,兼任翰林修撰。在正大八年(1232年),与元议和时被监押,天兴元年(1232年)被释放,任祭酒,后又任吏、礼二部侍郎。天兴二年(1233年),汴梁被元军围困,冯延登出逃时被元军抓获,投井自杀,卒年五十八岁。
猜你喜欢

落梅

春色未曾半,罗浮梦已空。

玉鳞飞寂寂,翠羽怨匆匆。

雪打窗前月,香消笛里风。

逡巡寻一醉,驴背有诗翁。

(0)

别徐尉之任广昌

遗爱苕溪上,新纶楚水边。

人疑徐孺子,尉即汉神仙。

柳色怜分袂,春风动别筵。

当官三事在,慎勿负先贤。

(0)

东流泉

清流环曲径,翠色映遥岑。

山静少人迹,林深多鸟音。

雨馀云破练,月上酒浮金。

千里来知已,同游惬素心。

(0)

月下对酒

万里浮云尽,孤城画角残。

月从今夜满,人在异乡看。

隐隐关山远,凄凄风露寒。

客愁难为减,应赖酒杯宽。

(0)

从冶父道中还家

作客寒冬冬至节,日夕北风何凛冽。

同云布地卷茆村,悲号中夜枯桑折。

五更风止天未明,半空淅沥雨作雪。

长涂一望高下平,鸡鸣门外无车辙。

披裘骑马行雪中,以手执鞭冷如铁。

男儿他乡自苦卒,安居那得成豪杰。

荒田不种少人烟,野河冰合桥梁绝。

驰驱百里始还家,入门夜暗灯将灭。

道路风尘阻且长,相逢气结不能说。

亲戚家人皆笑余,年年岁岁长离别。

(0)

郭外看春山集任去疵斋头作

花信风高绣幕垂,墙东深树语黄鹂。

向夕张灯留客处,漫空飞絮困人时。

春寒侧侧春衣薄,隔水流云度幽阁。

小史红牙按柘枝,细君绿醥浮桑落。

陶然浅饮亦沾醉,眼底几人能得意。

不如棐几看南山,镜里芙蓉写烟翠。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