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仙诗》
《龙仙诗》全文
宋 / 王义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楚尾头风乍薰,沧波深拥小龙君

愿朝帝母龙楼晚,来曳霞裾五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楚尾(chǔ wěi)的意思:楚国的尾巴,比喻地位低下、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帝母(dì mǔ)的意思:指皇帝的母亲,也泛指帝王的母亲。

龙楼(lóng lóu)的意思:指一种高大、宏伟的建筑物或楼阁。

龙君(lóng jūn)的意思:指君主或权力者的象征,也指非常有权势的人。

头风(tóu fēng)的意思:指在某个群体中排名第一,引领潮流,成为风向标。

五云(wǔ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霞裾(xiá jū)的意思:形容太阳升起或落下时的美丽景色。

小龙(xiǎo lóng)的意思:形容年幼而有才华的人或事物。

楚尾吴头(chǔ wěi wú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两端或两个方面完全相反或相差很大。

注释
楚尾吴头:指楚国南部和吴国北部,这里代指长江下游地区。
风乍薰:微风中带着淡淡的香气。
沧波:青色的江波。
小龙君: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或小龙。
愿朝帝母:希望能在早晨拜见天宫的女神。
龙楼:宫殿,这里指天宫。
曳霞裾:拖着彩霞般的衣裙。
驾五云:乘着五彩祥云。
翻译
楚国和吴国交界处,清风初起,水波微熏
深邃的江面,小龙神似乎在其中悠然游动
鉴赏

这首诗是王义山在宋末元初时期所作,名为《龙仙诗》。诗中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神秘力量的崇敬。

"楚尾吴头风乍薰,沧波深拥小龙君。"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楚尾吴头"指的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风景的开阔与辽远。"风乍薰"则是形容仙风吹拂过来的温馨而不烈,给人以柔和之感。接下来"沧波深拥小龙君"中,"沧波"即是波涛汹涌的水流,这里用来比喻神秘力量的包围。而"小龙君"则是对仙境中神灵的尊称,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位神灵的崇敬之情。

"愿朝帝母龙楼晚,来曳霞裾驾五云。"

在这两句里,诗人的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愿朝帝母"表明诗人希望能够亲近仙界中的最高统治者——帝母,这里的"朝"不仅是时间上的早晨,更有向往和膜拜的意味。"龙楼晚"则是指在龙宫中度过的夜晚,充满了对仙境生活的憧憬。而最后一句"来曳霞裾驾五云"更是诗人对仙境自由飞翔的强烈愿望,"霞裾"形容的是仙人的衣袂,而"驾五云"则直接表达了乘坐祥云遨游天际的壮丽想象。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灵的描写,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与神灵相亲的深切愿望。

作者介绍

王义山
朝代:宋   字:元高   号:稼村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生辰:1214——1287

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猜你喜欢

池阳道中

脱叶舞风过别岸,湿云含雨上晴天。

脩途喜借晚凉得,幽鸟一声生翠烟。

(0)

宁皇御舟

龙舟大半没西湖,此是先皇节俭图。

三十六年安静里,棹歌一曲在康衢。

(0)

春雨怀述·其二

把酒临风酹太和,春光九十已无多。

四阳壮矣阴如此,万卉凄其愁奈何。

不怕生成销铄尽,祇缘花信等闲过。

欲将诗句勾晴色,南墅骚人制芰荷。

(0)

和蕙岩登塔韵·其一

秋向空高分外澄,排云携手共梯登。

举头便是蟾宫路,休问青霄有几层。

(0)

梁秘阁挽诗·其一

江幕归来喜脱簪,当门小筑似山庵。

名于世见林间一,爵以仁尊天下三。

早失偏慈心已懒,晚虽漫仕性难堪。

非无忧爱閒成僻,雷雨曾传旧奏函。

(0)

隔竹敲茶臼

兴入卢仝碗,龙团旋解包。

忽闻茶臼响,正隔竹窗敲。

活水烹新茗,香风度绿梢。

听知童落杵,惊起鹊离巢。

香比云英捣,清无水厄嘲。

林深留客处,未羡巳公茅。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