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独住僧》
《独住僧》全文
唐 / 徐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百补袈裟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

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剃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ùsēng
táng / níng

bǎijiāshāqiūshùjīngchángjiéqīngmóu

duōyìngzhùshānlínguànwéizhàohánquántó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比丘(bǐ qiū)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佛教僧人。

多应(duō yìng)的意思:多次应对,多方面应用。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青眸(qīng móu)的意思:指眼睛的颜色清澈明亮,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眼睛清澈明亮、有神采。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剃头(tì tóu)的意思:指用不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只解决表面问题而不解决根本问题。

一比(yī bǐ)的意思:指两个事物或者人相比较,差距极大。

注释
袈裟:僧人的法衣,通常为僧袍。
比丘:佛教中的出家男子,指僧人。
数茎长睫:形容睫毛多而长。
青眸:青黑色的眼睛。
山林:山野丛林,常指隐居之处。
惯:习惯于。
唯照:只有。
寒泉:寒冷的泉水。
剃头:指僧人自己剃发。
翻译
身披百衲袈裟的僧人,
眼帘如数根睫毛覆盖着青黑的眼眸。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侣独自居住在山林之中的景象。"百补袈裟一比丘",意指这位僧侣身着破旧的袈裟,形象地表达出其贫穷而坚守清净生活的境况。"数茎长睫覆青眸"则形容他拥有浓密的眉毛和长长的眼睫,这些特征在中国传统审美中往往被赋予智慧与神圣的象征意义。

诗人通过"多应独住山林惯"表达了这位僧侣对孤寂生活的适应和喜爱,暗示他已经习惯并享受这种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最后一句"唯照寒泉自剃头",则描绘出僧侣如何在山林中依靠自然之水(寒泉)来修剪自己的头发,以保持僧人的清洁与简朴。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独住僧侣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中国古代僧侣追求精神超脱和物质简单的生活理念,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诗中的意境清幽,语言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作者介绍
徐凝

徐凝
朝代:唐   籍贯:浙江睦州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猜你喜欢

杂兴·其三

欃枪初疑附,直为饥所驱。

酸寒仰鼻息,飞走受指呼。

边臣失驾驭,积渐骄灌夫。

一朝怒螳臂,跳踉何其愚。

李陵出偏师,毙之如拉枯。

零落残部曲,相与奉杨姑。

去为鞑行省,蟠据兖郸区。

其子少而黠,亦颇涉猎书。

耻父污国史,讳人呼逆雏。

拜表举全齐,献之王会图。

遂救东隅失,许称南面孤。

功名虽不终,忠孝焉可诬。

不知战场内,曾有庙貌无。

吾尝草二麻,何处陈束刍。

(0)

四叠·其八

□□□□□□□,□□□□□□□。

□□□□□□论,不信山矾敢雁行。

(0)

九日

起瞻宇宙尚阴霾,杖策篱东一散怀。

发少可堪乌帽落,樽空凝望白衣来。

插萸兄弟悲终鲜,把菊先生唤不回。

犹倚栏杆搔雪鬓,老无脚力更登台。

(0)

题蔡烓主簿诗卷·其一

诗作平生祟,因而废不为。

君豪频挑战,吾老怯交绥。

哨骑来无定,纲船发尚迟。

日长无职事,半是撚髭时。

(0)

题小室二首·其二

阡陌东西山北南,半生常带散人衔。

何曾云梦芥八九,一任狙公芧四三。

閤上大夫投欲死,瓮间吏部寝方酣。

可怜子骏无家法,下见先人面有惭。

(0)

答杨?

一生忠孝发于诗,不为桃根与柳枝。

枣本流传容有伪,笺家穿凿苦求奇。

偶全要领惭轻典,虚呕心肝悔少时。

泽畔累臣搔白首,孤吟不敢累亲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