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常 山 晋 叟 兄 宋 /苏 泂 行 人 有 公 论 ,知 县 得 奇 才 。祖 世 今 衰 矣 ,吾 兄 亦 壮 哉 。可 能 千 里 到 ,不 破 一 朝 来 。当 日 王 猷 兴 ,真 成 访 戴 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访戴(fǎng dài)的意思:指拜访贵重的人物,以示敬意。
公论(gōng lùn)的意思:公开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奇才(qí cái)的意思:指才能出众、非凡的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王猷(wáng yóu)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能卓越。
吾兄(wú xiōng)的意思:指自己的兄弟,也可以泛指亲属、朋友。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知县(zhī xiàn)的意思: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正确处理事务的官员。
祖世(zǔ shì)的意思:祖辈的世代,代代相传
- 翻译
- 人们普遍认为,知县得到了非凡的人才。
家族的荣光如今已衰落,我的兄长却依然英姿焕发。
他或许能不远千里而来,不会错过这次相聚的机会。
当年王徽之兴起访友之情,如今真的像访戴逵一样归来。
- 注释
- 行人:一般人。
公论:公众的评价。
知县:地方官员。
奇才:非凡人才。
祖世:家族世代。
衰矣:已经衰落。
吾兄:我的兄长。
壮哉:非常健壮或有活力。
可能:或许。
千里:遥远的距离。
不破:不会错过。
一朝:一次机会。
王猷:王徽之,晋代名士。
兴:兴起。
真成:果然成为。
访戴回:访友归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苏洵之子)所作,名为《寄常山晋叟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远方兄弟深厚的情谊和赞赏,以及对于人才的发现与推崇。
"行人有公论,知县得奇才。"
这里表达了路人皆知,有一个贤能的地方官吏,他能够识别并提拔出色的才能。这两句既是对当地行政长官的肯定,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人才的重视。
"祖世今衰矣,吾兄亦壮哉。"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家族过去辉煌与现在式微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兄弟在壮年的活力和潜力。这不仅是对个人家庭史的回顾,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渴望。
"可能千里到,不破一朝来。"
诗人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即便是跨越千山万水的距离,也不会动摇他急速前往的心志。这展示了作者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对远方兄弟的深情。
"当日王猷兴,真成访戴回。"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历史上的故事来映衬自己的行动。王猷、真成和戴回都是古代以忠诚著称的人物,作者借此表明自己也将像他们一样,不畏艰难地去寻找和会见兄弟。这是对兄弟深情厚谊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沉情感,以及对于人才和忠诚品质的高度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